瑞銀全球礦業團隊近日發布報告,將2025年及2026年銅價預測分別上調7%和4%,至每磅4.24美元及4.68美元,并重申對紫金礦業、洛陽鉬業的“買入”評級。這一調整標志著瑞銀對銅市前景的樂觀轉向,其核心邏輯在于供需格局趨緊與新能源需求爆發的雙重支撐。
關稅陰影消退,供需矛盾成主驅動力
瑞銀指出,此前市場對關稅政策的擔憂已顯著緩解,銅價的核心矛盾回歸基本面。根據預測,2025年全球銅市場將出現超過20萬噸的供應缺口,且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這一判斷基于兩大因素:一是全球銅礦產能釋放節奏滯后,二是新能源領域對銅的需求持續攀升。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銅作為導電材料的核心地位愈發凸顯,電動汽車、風電、光伏等產業對銅的消耗量預計將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速。
中國礦企受益,紫金、洛鉬獲目標價上調
瑞銀同步上調紫金礦業目標價7%至25.3港元,洛陽鉬業目標價12.5%至9.9港元。紫金礦業作為全球銅資源儲量領先的企業,其旗下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等項目持續貢獻增量,2024年礦產銅產量已達107萬噸。洛陽鉬業則通過解決剛果(金)TFM銅鈷礦權益金糾紛,消除經營不確定性,瑞銀預計其2023-2024年盈利將分別增長9%和7%。
銅價長期上行趨勢未改,但需警惕短期波動
盡管瑞銀對銅價長期走勢持樂觀態度,但短期波動風險仍存。當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復雜,美聯儲降息節奏、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可能引發市場情緒波動。技術面上,滬銅主力合約在7.8萬元/噸附近面臨阻力,需關注庫存變化及需求端實際承接力度。
行業巨頭布局新能源,銅需求結構加速演變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等龍頭企業正加速向新能源領域延伸。公司持有阿根廷3Q鹽湖鋰礦、西藏拉果錯鹽湖鋰礦等資源,并主導開發剛果(金)馬諾諾鋰礦,形成“銅+鋰”雙輪驅動格局。洛陽鉬業亦通過TFM銅鈷礦項目深度綁定新能源產業鏈,鈷資源儲備位居全球前列。
后市展望:銅價或維持“階梯式”上漲
綜合供需兩端趨勢,銅價長期上行邏輯清晰,但上漲過程可能呈現“階梯式”特征。瑞銀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大指標:一是全球銅庫存去化速度,二是新能源產業政策落地情況。對于產業客戶而言,可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同時把握龍頭企業估值修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