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長江綜合金屬鏑均價報203.25萬元/噸,單日上漲5000元;氧化鏑均價162.75萬元/噸,較前日漲5000元。這一反彈背后,是??緬甸政局動蕩??、??國內政策收緊??與??全球新能源需求激增??三重因素的共振。
??核心驅動邏輯??:
??緬甸供應斷裂??:克欽邦武裝沖突升級導致緬甸主要稀土礦區停產,中國進口離子型稀土礦量環比驟降12%,南方分離廠原料成本攀升至160萬元/噸高位;
??出口管制加碼??:中國自4月起對中重稀土實施“一事一報”出口審批,海外氧化鏑價格飆升至760美元/公斤(約合人民幣532萬元/噸),較國內溢價超230%;
??資本抄底預期??:A股稀土永磁板塊單日主力資金凈流入2.09億元,北方稀土、中國稀土等龍頭企業股價漲幅超5%,市場押注政策收儲及緬甸局勢惡化。
一、供應鏈危機:緬甸動蕩如何“掐住全球咽喉”??
緬甸占中國中重稀土進口量的70%以上,其局勢直接影響全球鏑供應鏈:
??運輸中斷??:緬甸雨季疊加武裝沖突,6-7月稀土礦運輸量預計下降50%,國內庫存僅能維持1.5個月生產;
??成本激增??:緬甸礦商因稅費爭議暫停合作,南方離子礦分離成本較年初上漲15%,中小冶煉廠面臨虧損;
??替代困局??:哈薩克斯坦雖簽署稀土合作協議,但其輕稀土占比超90%,短期內無法彌補中重稀土缺口。
二、政策博弈:從“戰略管控”到“精準調控”??
中國稀土政策正通過??動態平衡??重塑全球定價權:
??出口彈性釋放??:商務部加速對歐盟、特斯拉等民用領域企業的審批,出口周期縮短至30-45天,緩解海外“斷供恐慌”;
??內需定向扶持??:工信部擬啟動5,000噸輕稀土商業收儲,并通過“稀土追蹤系統”嚴控戰略資源流向軍工領域;
??技術標準輸出??:包頭稀土交易所聯合國際機構推動稀土追溯系統互認,削弱西方“長臂管轄”基礎。
三、需求革命:從新能源汽車到人形機器人的“鏑饑渴”??
新興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正重構鏑需求結構:
??新能源汽車??:單車永磁電機鏑用量穩定在0.3-0.5公斤,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量預計突破1,200萬輛,拉動鏑需求增長25%;
??人形機器人??:特斯拉Optimus二代單機鏑鐵合金用量增至0.8公斤,遠期百億臺級市場規模或帶來年2,000噸增量;
??低空經濟??:eVTOL飛行器電機對鏑純度要求提升至99.99%,試點城市年需求或突破300噸,是傳統航空領域的5倍。
??四、未來風險:價格高位的“三重隱憂”??
??替代技術威脅??:日本鐵氧體磁材性能已達釹鐵硼80%,若成本下降30%,可能沖擊中重稀土需求;
??投機泡沫風險??:氧化鏑期貨空單持倉量單日激增7.2%,市場對政策執行偏差及緬甸局勢反復存疑;
??地緣沖突外溢??:美國加速推進“無稀土永磁體”研發(MagNex項目),試圖2027年前實現技術脫鉤。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