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長江現貨1#鉻均價報收7.4萬元/噸,單日跌幅達1000元/噸,終結了此前連續多日的橫盤走勢。這場突如其來的價格回調,在不銹鋼產業復蘇與新能源領域需求擴張的雙重敘事下,折射出鉻市場深層博弈的加劇。
供需兩端的極限拉扯
全球鉻市場正陷入結構性短缺困境。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鉻礦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預測,2024-2027年全球鉻礦供需缺口將持續擴大。供應端,全球鉻礦產量呈現剛性收縮態勢,中國鉻礦產能受限,進口量雖有所增加,但仍難以滿足國內需求。
需求端卻呈現冰火兩重天。不銹鋼產業作為鉻的最大消費領域,其復蘇態勢明顯。據51bxg數據顯示,新一輪鋼招來臨,高碳鉻鐵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但不銹鋼排產量的增加,對鉻鐵需求形成支撐。同時,新能源領域對鉻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張,高溫合金、電池材料等領域的需求增長,為鉻價提供了長期支撐。
政策變量重塑市場格局
中國政府近期出臺的產業政策為鉻市注入新變量。相關政策鼓勵鉻相關高新材料技術研發,推動鉻回收利用技術突破,以及優化勘探開采流程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這些舉措既指向產業升級方向,也暗含對戰略資源管控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政策對鉻市場的影響日益顯著。隨著全球環保法規的趨嚴,低六價鉻技術作為替代傳統六價鉻表面處理工藝的核心解決方案,正迎來市場爆發期。中國政府將高氮鉻列入《戰略性新材料目錄》,并提供研發補貼,以支持鉻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龍頭企業動態透露產業風向
在價格波動中,行業龍頭企業的資本運作值得關注。振華股份作為國內鉻鹽龍頭企業,其產品價格調整對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近日,振華股份發布公告稱,由于產品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公司生產成本顯著增加,公司決定對金屬鉻價格進行調整。這一調整不僅體現了鉻礦市場成本的上升,也反映了公司對市場供需變化的敏銳洞察。
未來走勢:新興產業需求能否托起價格中樞?
盡管短期價格承壓,但鉻市場的長期基本面仍具支撐。不銹鋼產業的復蘇態勢明顯,對鉻鐵需求形成支撐。同時,新能源領域對鉻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張,高溫合金、電池材料等領域的需求增長,為鉻價提供了長期支撐。
這場價格回調,本質上是市場對短期供需失衡的修正。當不銹鋼產業以每年穩定的速度增長,當新能源領域需求隨經濟復蘇穩步回升,鉻的戰略價值終將回歸。對于產業鏈企業而言,如何在這場供需博弈中把握節奏,將成為決勝未來的關鍵。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