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旬的黃金市場,“國際漲、國內穩”的分化格局格外醒目——倫敦金單日勁漲0.56%至3402美元/盎司附近,國內Au9999現貨卻微跌0.66%至783元/克,品牌金店足金飾品仍堅挺在1035元/克上下。這種“冰火雙軌”,正是美聯儲政策預期、地緣局勢緩和、供需結構重構等多重變量交織的結果。
一、宏觀面“雙輪”牽引:美聯儲鴿聲與中國復蘇共振
黃金短期波動,繞不開全球兩大經濟體的政策與數據牽引。
美國方面,6月17-18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成焦點。盡管鮑威爾仍提“通脹韌性”,但5月美國零售銷售環比增0.8%(遠超預期0.3%),消費韌性顯現;疊加官員頻放“鴿派”信號,市場對下半年降息預期升至65%。更關鍵的是,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與黃金負相關性降至-0.4(2020年以來新低),美元與黃金“蹺蹺板效應”弱化,黃金“抗波動屬性”被重估。
中國層面,5月經濟數據釋放暖意:工業增加值同比回升至4.5%,社零總額同比增6.4%(年內新高),青年失業率連續三月回落至5.0%。作為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工業與消費“雙回暖”既提振實物需求預期,又以“內循環”支撐國內金價韌性。中美“一緩一穩”,共同削弱美元避險需求,為黃金注入“雙向支撐”。
二、地緣局勢“降溫”:避險情緒退燒,暗礁未消
中東局勢緩和,正改寫黃金地緣定價邏輯。近期以色列與伊朗直接沖突風險從70%降至50%,紅海航運效率回升,黃金“地緣溢價”緩慢回落。但潛在風險仍存:伊朗核設施沖突隱患、蘇伊士運河運輸成本上升(黃金運輸成本增15%)等“灰犀牛”,仍可能在情緒面觸發短期脈沖式上漲。歷史規律顯示,中東危機緩和周期內,黃金常呈現“先抑后揚”——短期回調后,地緣不確定性仍支撐價格韌性。
三、供需端“新舊交替”:礦山衰退與再生革命并行
黃金市場深層變革,正從供應端與需求端同步爆發。
供應端?:傳統礦產端,“舊秩序”加速瓦解——南非蘭德金礦品位跌至2.5克/噸以下,澳大利亞超級金礦因環保延遲產能釋放,2025年全球礦產金增速或腰斬至1.2%。但“新勢力”崛起:中國一季度廢舊金飾回收量同比激增37%,山東、河南小型精煉廠開工率破90%;全球電子廢料提金技術突破(智能手機單機提金量從2019年0.03克躍至0.12克),小米、華為“城市礦山”閉環回收體系,正重構供給版圖。
需求端?:“避險+消費+工業”三引擎驅動。
投資避險?:美聯儲降息預期下,全球資管機構加速配置黃金對沖美元。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持倉單周增12.7噸,中國工行“積存金”開戶數環比激增45%,年輕投資者互聯網黃金定投規模破200億元,“去美元化”推升黃金“零信用風險資產”價值。
?飾品消費?:中國黃金消費進入“毫克級”精細化時代。周生生等品牌推3克以下微克重首飾,老鳳祥“納米微鑲”技術將0.5克金飾打造成時尚吊墜,京東618數據顯示,定價黃金首飾銷量同比增68%,古法金、琺瑯彩等工藝款溢價率超25%(遠超傳統素圈金10%),“國潮+輕量化”重塑消費場景。
?工業用金?:新能源汽車與AI技術激活“隱形剛需”。每輛特斯拉Model 3攝像頭模組需0.8克鍍金,華為Mate X5折疊屏手機金絲鍵合用量較4G機型增30%;
四、短期走勢預判:三大變量下的區間震蕩
站在年中節點,黃金短期走向由三大變量主導:
美聯儲議息結果?:若6月會議釋放“鴿派”信號(如暗示9月降息),美元或回調,黃金有望沖擊3450美元/盎司;若通脹反復,短期或維持在3400-3450美元震蕩。
?中東局勢尾部風險?:盡管沖突風險緩和,但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紅海航運成本上升等潛在事件,仍可能在情緒面推升避險需求,觸發脈沖式上漲。
?中國流動性調控?:國內央行面臨大量MLF及逆回購到期,若通過降準或逆回購放量維護流動性,將提振市場對國內黃金資產的信心,支撐價格韌性。
結語:黃金“多面價值”覺醒
當供應端礦山衰退與再生金革命對沖,需求端避險投資與國潮消費共振,黃金已從單一“抗通脹工具”升級為“宏觀波動緩沖器”與“消費升級載體”。短期看,價格或在3400-3450美元區間震蕩;長期看,全球貨幣體系重構與工業技術迭代,正推動黃金走向“多維度價值重估”。
在這場黃金“雙軌局”中,投資者需穿透價格迷霧,把握供需本質——畢竟,在不確定的世界里,黃金始終是最確定的“價值錨點”之一。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