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7月6日宣布對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經濟體加征10%關稅,這一政策如同投入金屬市場的深水炸彈,瞬間攪動全球供應鏈。銅、鋁、不銹鋼等關鍵品種應聲震蕩,背后不僅是貿易規則的改寫,更是大國博弈下資源定價權的終極較量。
??銅:綠色轉型與地緣斷供的雙重沖擊??
全球銅價在7月1日至2日接連飆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庫存和上期所庫存均處在歷史低位。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銅消費國(占全球55%),其進口依存度高達68%,但特朗普政策直接打擊南美-中國銅供應鏈——智利、秘魯對華出口的銅精礦若被認定為“受金磚政策影響”,關稅成本將推高至每噸200美元。更嚴峻的是,剛果(金)占全球鈷供應的70%,而鈷是電動車電池的核心材料,若其被納入關稅清單,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將面臨成本重構。
但危機中暗藏機遇:俄羅斯銅業(Norilsk Nickel)宣布將擴大對中國電解銅出口,以盧布結算規避美元結算風險。同時,非洲贊比亞和剛果(金)的銅鈷項目加速推進,2025年全球銅產能預計新增110萬噸,或部分抵消關稅沖擊。
??鋁:成本重構下的“北鋁南運”新格局??
美國對俄鋁(UC RUSAL)的關稅威脅已導致歐洲鋁價突破3500美元/噸。俄鋁為維持市場份額,宣布將原計劃出口至歐洲的50萬噸鋁錠轉向中國,引發國內電解鋁市場過剩壓力。但中國并未坐以待斃——中鋁集團聯合力拓在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項目加速投產,通過“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垂直整合,將海外權益產能占比提升至35%,對沖關稅帶來的原料風險。
不銹鋼市場則呈現“冰火兩重天”:歐洲對印尼不銹鋼的反傾銷調查升級,疊加美國關稅威脅,印尼青山集團宣布投資50億美元在墨西哥建廠,利用北美自貿協定(USMCA)零關稅優勢,直接供應美國車企。這種“迂回出口”策略若普及,全球不銹鋼貿易流向將徹底改寫。
??定價權爭奪:從商品屬性到金融屬性的裂變??
特朗普關稅的本質是美元霸權的防御性武器。金磚國家正加速構建“去美元化”貿易體系:俄羅斯用人民幣結算原油,巴西用人民幣償還美元債務,印度推動盧比-盧布本幣結算。這種趨勢直接沖擊LME和COMEX的定價權——上海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已吸引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原油掛鉤,形成獨立于西方的定價體系。
金屬衍生品市場已現端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期權隱含波動率攀升至45%,而LME銅期貨持倉量單周減少12%。資本正從傳統交易所撤離,轉向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等新興平臺,這些平臺推出的“金磚國家金屬指數期貨”成交量月環比激增80%。
??供應鏈重構:關稅倒逼的產業革命??
企業被迫在成本與合規間尋找平衡:
??特斯拉??宣布將德國柏林工廠的鋁用量減少30%,改用再生鋁和鎂合金;
??寧德時代??與印尼國有礦企合作開發鎳鈷礦,通過“礦產換技術”模式規避關稅;
??海德魯??在挪威新建的綠色鋁廠獲歐盟碳關稅豁免,成為全球首個“零碳溢價”鋁供應商。
這種重構正在改寫行業規則: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數據顯示,2025年Q1全球銅庫存消費比降至12天,創十年新低;鋁冶煉廠平均現金成本升至2800美元/噸,較2024年上漲22%。
??未來圖景:多極化金屬秩序的誕生??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加速全球金屬供應鏈從“單極依賴”轉向“多中心網絡”。金磚國家正通過資源整合構建平行體系:
•??供應端??:巴西淡水河谷擴大鎳產能,俄羅斯擴大鈀金出口,南非增加鉑族金屬供應;
•??需求端??:東盟國家承接轉移的電子制造產能,中東主權基金投資新能源礦產;
??•金融端??:數字貨幣與礦產掛鉤,俄羅斯推出的“數字盧布”已支持黃金兌換。
這場變局中,沒有永遠的贏家。當關稅大棒揮向盟友時,美國自身也難獨善其身——阿拉巴馬州鋁廠因歐盟反制關稅裁員2000人,密歇根州汽車工會警告若鋁價突破4000美元將引發大規模罷工。金屬市場的劇烈震蕩,不過是全球權力格局重構的冰山一角。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