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定位?:碳酸鋰是白色結晶粉末(Li?CO?),微溶于水,性質穩定,是新能源電池、儲能、醫藥等領域的關鍵基礎原料,被稱為“白色石油”。
應用場景?
?新能源電池?: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核心原料,支撐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風光電間歇性調節剛需)爆發式增長。
?醫藥領域?:雙相情感障礙一線用藥,調節神經遞質穩定情緒。
?傳統工業?:玻璃(降熔點、提透明度)、陶瓷(改善燒結性能)添加劑。
碳酸鋰價格走勢趨勢
截止2025 年 7月 9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99.5%)主流報價為 61500-64600元 / 噸,均價 63050 元 / 噸,較前一日上漲400元;工業級碳酸鋰(99.2%)報價區間為 60500-63000 元 / 噸,均價 61750 元 / 噸,較前一日上漲650元;近期碳酸鋰價格的小幅反彈,主要受兩方面預期驅動:一是煤價回升帶來的成本端“漲價聯想”,二是“反內卷”政策引發的對供需格局改善的期待。但現實是,供應過剩的基本面未變,下游企業因庫存壓力采購積極性偏低,導致反彈持續性不足。儲能需求的階段性支撐雖延緩了價格下行節奏,卻難以扭轉“供大于求”的核心矛盾。
宏觀面:國內宏觀環境正從“政策蓄力”轉向“成效顯現”:6月CPI同比轉漲0.1%、核心CPI升至0.7%,PPI部分行業企穩回升,疊加超長期特別國債提前發行、消費金融支持升級等政策“組合拳”,生產、消費、投資數據穩步改善,外貿對“一帶一路”國家增勢亮眼,內需主導的回升態勢更趨穩固,為金屬市場注入信心。國際宏觀面,全球宏觀面近期進入“政策觀察期”與“貿易摩擦期”的雙重交織:新西蘭聯儲意外按兵不動點燃降息預期分歧,美聯儲7月“維穩”成主流押注,市場目光緊盯即將公布的FOMC紀要;另一邊,美國對14國加征關稅設談判緩沖期,但“延期”操作仍令貿易摩擦風險未消,美元在避險與政策博弈中震蕩偏強,美股則因多空分歧呈現漲跌互現態勢。短期宏觀主線正從“政策寬松猜想”向“貿易與數據驗證”傾斜。商品市場普遍震蕩修復,碳酸鋰價格呈現反彈趨勢;
供應端:過剩慣性難逆轉,局部變量難改大局
2025年初至今,碳酸鋰供應端始終保持高壓。盡管部分地區傳出停產消息,但澳洲主力礦山產量降幅有限(此前“停產”傳聞已被證偽),疊加鹽湖提鋰、鋰礦廠及回收渠道的增產,整體供應仍維持高位。局部減產僅是“小插曲”,全球鋰資源開發項目集中放量(如非洲新礦、國內鹽湖擴產),讓供應過剩的“慣性”難以扭轉。
需求端:動力疲軟儲能補,結構分化顯韌性
需求端的“分化”特征愈發明顯。動力電池領域受新能源汽車車企排產調整影響,需求短期承壓;但儲能市場成為“意外亮點”——歐盟及澳大利亞儲能政策加碼,疊加國內獨立儲能項目加速落地,推動正極材料排產環比增長,部分抵消了動力電池需求的下滑。不過,3C電子等傳統消費領域仍缺乏增量,需求整體難言強勁。
短期預測:短線迎漲態勢偏強,后市謹防回調風險
在供應過剩格局未改的背景下,碳酸鋰價格仍將承壓。預計短期內工業級價格或在均價 61000 元 / 噸支撐位偏強運行,電池級價格在 63000 元 / 噸附近尋求支撐。但隨著南美鹽湖季節性減產、國內企業檢修增加,以及海外儲能訂單集中交付,價格下行空間將逐步收窄。若 9 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旺季超預期,或觸發新一輪反彈行情。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
【免責聲明】:凡注明文章來源為“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為長江有色金屬網原創,版權歸本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盡可能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標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本網站所發布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