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發布會上重申中國將??“依法依規加快稀土出口許可審查”??,并強調已批準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這一表態標志著中國稀土出口政策從??“剛性管控”??向??“精準調控”??的轉變:
??戰略目標調整??:在保障國家安全(如中重稀土軍民兩用屬性)的同時,回應國際社會對民用領域(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的需求關切;
??審批效率提升??:通過建立“綠色通道”優化流程(如對歐盟合規申請加速審批),縮短企業出口周期至30-45天,較此前壓縮50%;
??國際規則接軌??:強調出口管制符合國際慣例,并主動對接CPTPP等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制度型開放。
??政策意圖解析??:中國正通過??“供給端彈性釋放+需求端動態匹配”??,重塑全球稀土定價權。例如,對特斯拉等民用車企發放臨時出口許可,而對軍工相關企業維持嚴格限制,既緩解海外供應鏈焦慮,又避免戰略資源流失。
一、行情沖擊:短期預期博弈與長期價值重估的交織??
短期市場情緒分化??:
??利多因素??:出口審批加速可能推動國內外價差收斂(當前歐洲氧化鏑價格較國內溢價20%),刺激海外補庫需求,帶動國內價格修復。
??利空壓制??:市場擔憂合規申請集中獲批導致短期供應增量釋放,疊加磁材企業庫存高企(平均庫存周期達45天),可能壓制現貨價格。
中長期邏輯強化??:
??需求剛性增長??:人形機器人(單機釹鐵硼用量3.2公斤)、低空經濟(eVTOL磁材需求年增50%)等新興領域打開增量市場,預計2025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突破13萬噸;
??供給集中度提升??:中國稀土開采指標增速放緩(2025年同比+8%)、中小礦企退出加速,頭部企業(如北方稀土、中國稀土)市占率提升至75%,強化議價能力。
二、資本暗戰:資金流向揭示的多空博弈??
6月20日,A股稀土永磁板塊逆勢上漲0.85%,主力資金凈流入2.09億元,京運通等個股漲停。但現貨市場卻現分化:
??期貨市場空單激增??:上海期貨交易所稀土期貨空頭持倉量單日增加7.2%,反映機構對短期價格回調的押注;
??產業鏈上下游博弈??:磁材企業(如金力永磁)因擔憂出口放量導致成本上行,股價漲幅滯后于資源端企業。
??資本邏輯解讀??:投資者正圍繞??“政策紅利兌現速度”??與??“實際供需缺口”??展開博弈。若審批量超預期(如月度出口量突破3000噸),可能觸發價格階段性回調;反之,若海外補庫需求爆發(如歐洲車企訂單增長30%),將加速價格上行。
三、全球變局:從“資源爭奪”到“規則競合”??
中國稀土新政正在改寫全球產業鏈規則:
??倒逼技術解耦??:美國加速研發無稀土永磁體(MagNex),但量產推遲至2027年,中國則通過鈰磁體技術反制,維持代差優勢;
??重構貿易伙伴關系??:中國與中亞簽署綠色礦產合作協議,擴大稀土進口多元化(如哈薩克斯坦輕稀土儲備),降低對緬甸礦依賴(當前占比35%);
??爭奪標準制定權??:中國推動稀土追溯系統國際互認,削弱西方“長臂管轄”基礎,并為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積累籌碼。
四、風險警示:政策窗口期的三大不確定性??
??地緣沖突升級??:緬甸克欽邦沖突復發概率達40%,若稀土礦運輸中斷,離子礦價格或再漲15%;
??技術替代加速??:日本研發出鐵氧體磁材(性能達釹鐵硼80%),若成本下降30%,可能沖擊中重稀土需求;
??政策執行偏差??:地方審批尺度不一可能導致“合規性灰色地帶”,引發市場投機行為。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