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7月1日發布通知,受國際原油市場震蕩上行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自7月1日24時起全面上調。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6月17日至6月30日),國際油價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夏季出行旺季需求預期增強及美元走弱等因素支撐,整體呈現“V型”波動,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較上輪周期上漲3.2%。
根據調價方案,國內汽、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35元和225元。折合零售價,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8元至8.03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19元至8.56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19元至7.75元。以油箱容量50升的家用轎車計算,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費9元;物流行業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部分柴油重卡單次加油成本增加約19元。
國際油價波動傳導至國內市場
近期國際油價走勢呈現三大特征:一是中東局勢不確定性推高風險溢價,二是OPEC+延長減產協議至三季度末的預期持續發酵,三是美國原油庫存連續兩周下降疊加汽油消費旺季臨近,供需基本面邊際改善。盡管美聯儲降息預期反復導致美元指數波動,但原油市場多空博弈中,供應端收緊預期占據主導,推動國際油價維持高位震蕩。
調價機制與市場影響解析
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油價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本輪調價后,2025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已呈現“六漲四跌三擱淺”格局,年內汽柴油累計漲幅分別達815元/噸和785元/噸。對于私家車主而言,月均行駛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的車輛,燃油成本較年初增加約105元;物流企業方面,以月跑1萬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車測算,單月油耗成本較年初上漲2900元。
后市展望:短期或維持高位震蕩
分析人士指出,國際油價短期仍受地緣政治與供需基本面雙重驅動。若OPEC+三季度嚴格執行減產計劃,且美國夏季出行需求超預期釋放,布倫特原油期貨或挑戰90美元/桶關口,國內成品油價格存在“三連漲”可能。但需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宏觀風險對油價的壓制作用。建議消費者關注油價調整窗口期,合理安排加油時間;物流企業可通過期貨套保工具對沖成本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