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表現與市場情緒??
??【日內分時特征??】
??•主力合約??:滬鋅2506合約早盤高開于22,450元/噸,隨后承壓回落,截止10;15分休盤最低觸及22,120元/噸,最高觸及22,450元/噸;最新報價22,175元/噸(-0.16%)。
??•量倉變化??:持倉量增1,281手至128,780手,成交量放大至92,466手,顯示多空分歧加劇。
??•買賣盤博弈??:賣一掛單22,245元(56手),買一掛單22,240元(25手),上方壓制明顯,但下方22,200元整數關口支撐穩固。
•長江有色金屬價格數據:長江現貨0#鋅價報22540-22640元/噸,均價報22590元/噸,與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0元/噸;1#鋅價報22440-22540元/噸,均價報22490元/噸,與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0元/噸;
??【宏觀情緒壓制??】
??•美聯儲施壓??:美國新任總統要求鮑威爾加快降息以刺激經濟,但3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新增25.3萬人),降息預期推遲至9月(概率52.8%),美元指數反彈壓制鋅價。
??•關稅談判僵局??:中美關稅爭端未現緩和跡象,市場擔憂鋅下游鍍鋅板出口訂單受阻。
??【二】、核心驅動邏輯解析??
??【供應端放量兌現??】
??•進口數據??:3月鋅礦進口量32.5萬噸(同比+18%),鋅錠進口量4.8萬噸(同比+23%),煉廠原料庫存天數升至28天(近半年高位)。
??•產能釋放??:國內冶煉廠開工率回升至85%(環比+5pct),馳宏鋅鍺、株冶集團新產能投產,月度產量突破60萬噸。
【??需求端旺季支撐弱化??】
??•下游采買??:鍍鋅企業開工率72%(環比持平),壓鑄鋅合金訂單環比-8%,終端消費集中于基建(鐵塔、光伏支架),但地產新開工拖累鍍管需求。
??•庫存拐點臨近??:SHFE庫存降至9.3萬噸(較年內高點-12萬噸),但LME庫存回升至14.2萬噸(+2.3萬噸),隱性庫存顯性化風險升溫。
??【成本與利潤倒逼??】
??•加工費承壓??:國產礦TC跌至4,800元/噸(同比-15%),進口礦TC跌至80美元/干噸(觸及冶煉廠現金成本線)。
??•現貨升水收窄??:長江現貨對滬鋅2506合約升水365-465元/噸,均價報升415元。
??【三】、多空矛盾與關鍵閾值??
??【利多支撐??】
??低庫存韌性??:社會庫存+保稅庫存總量降至23.5萬噸(2024年同期為35萬噸),交易所倉單占比僅38%,擠倉風險仍存。
??政策托底預期??:中國或推出“以舊換新”家電補貼,拉動鍍鋅板需求2-3個百分點。
??【利空壓制??】
??•供應過剩壓力??:全球鋅精礦過剩量擴大至18萬噸(ILZSG數據),國內冶煉廠利潤虧損收窄至500元/噸,減產意愿不足。
??•宏觀尾部風險??: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僵局或引發流動性危機,鋅價對流動性敏感度達0.72(銅為0.58)。
??【四】、技術面信號與關鍵位博弈??
??【趨勢結構??】
??•日線級別??:價格跌破22,400元頸線位,MACD柱狀線翻綠,RSI(14)回落至42,進入弱勢震蕩區間。
??•支撐阻力??:短期支撐22,000元(2024年低點),阻力22,500元(60日均線)。
??【資金行為??】
•主力持倉??:永安期貨多頭減倉3,200手,空頭增倉1,800手,凈空單增至5,400手。
??•交割邏輯??:臨近04合約交割(4月25日),注冊倉單增至6.8萬噸,擠倉壓力緩解。
【??五】、未來走勢推演與策略建議??
??【情景推演??】
??•樂觀情景(概率30%)??:若中國出臺超預期刺激政策+LME庫存去化,鋅價或反彈至23,000元(對應滬倫比值8.5)。
??•中性情景(概率50%)??:供需雙弱下,鋅價維持22,000-22,800元震蕩,波動率收窄至1,200元/周。
??•悲觀情景(概率20%)??:美國債務違約風險發酵+歐洲煉廠復產,鋅價跌破21,500元支撐。
??【操作策略??】
??•單邊交易??:背靠22,500元逢高試空,止損22,800元,目標21,800元;若跌破22,000元可追加空單。
•??跨期套利??:做多滬鋅2506同時做空LME鋅(比例1:0.9),對沖匯率與庫存錯配風險。
??•期權組合??:買入行權價21,500元看跌期權(權利金850元/噸),同時賣出22,500元看漲期權,構建熊市價差。
??【產業套保??】
•礦山企業??:在22,500元上方賣出套保,比例不低于月產量30%;
??•下游鍍鋅廠??:買入虛值看漲期權(行權價23,000元),對沖原料成本波動。
??【六】、風險警示??
??•上行風險??:中國基建投資超預期、美聯儲緊急降息;
??•下行風險??:美國債務上限違約、歐洲煉廠復產加速。
??結論??:鋅價短期受低庫存與政策預期支撐,但供應放量與宏觀壓力將限制反彈空間。二季度核心矛盾轉向“高庫存下的成本坍塌”,建議投資者以“反彈拋空+波動率收斂”策略應對,產業客戶強化套期保值鎖定利潤。
(本文僅供參閱,不做入市依據)長江有色金屬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