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長江現貨1#銻均價連續4日維穩于186,000元/噸??,表面看似市場進入平靜期,實則暗藏多重博弈:
??冶煉廠挺價策略顯效??:國內龍頭企業如湖南黃金、華錫有色通過控制出貨節奏,將主流報價區間維持在18-19萬元/噸,但實際成交仍集中于下限,反映市場信心脆弱。
??緬甸礦潮“倒灌”壓力暫緩??:緬甸佤邦礦區6月3日地震導致物流中斷,6月銻精礦進口量環比減少15%至月均2,550噸,短暫緩解國內庫存壓力(港口庫存仍高達8萬噸,消化周期超6個月)。
??政策干預預期升溫??:湖南、云南主產區啟動“穩產補貼”(每噸3,000元),但落地率不足30%;同時商務部召開稀有金屬出口管制座談會,市場對出口政策調整存在博弈。
一、供需錯配:光伏新政引爆需求預期,供應端剛性約束凸顯??
??1. 需求端:光伏新政成核心變量??
??光伏玻璃需求激增??:國家能源局6月25日發布新政,要求新建光伏項目使用超白壓延玻璃,每平方米銻耗量提升40%,預計2025年光伏領域銻需求增至4.53萬噸(占全球27%)。
??儲能賽道異軍突起??:華鈺礦業與寧德時代合作的銻基電池負極材料實驗室能量密度達420Wh/kg,若量產或催生萬噸級增量需求,但當前滲透率不足5%。
??2. 供應端:全球資源枯竭與地緣風險共振??
??中國產能收縮??:2024年國內銻礦產量降至4.1萬噸(較2019年下降22%),進口依存度攀升至60%,依賴緬甸、塔吉克斯坦等低品位礦源。
??海外增量有限??:俄羅斯Solonechenskoye礦、塔吉克斯坦康橋奇礦擴產緩慢,2026年前僅能釋放年均2.5萬噸增量,難以填補全球供需缺口。
??二、政策與資本博弈:戰略資源爭奪白熱化??
??國內政策雙向驅動??:
??資源勘探加碼??:湖南黃金子公司辰州礦業取得湖南省最大銻礦探礦權(儲量超5萬噸金屬量),強化資源掌控。
??環保倒逼升級??:《有色金屬行業能效標桿水》將銻冶煉綜合能耗限定在380千克標準煤/噸,30%落后產能面臨退出壓力。
??國際資本布局??:
??美澳圍剿??:必和必拓注資澳洲特里格公司,目標2026年掌控全球20%產能;美國內華達銻礦獲國防部戰略投資,加速供應鏈去中國化。
??地緣風險升溫??:緬甸佤邦占中國銻礦進口量的34%,政局動蕩或沖擊供應鏈穩定性。
三、產業鏈分化:傳統巨頭“斷臂”VS技術派崛起??
??資源型企業困境??:
??湖南黃金(002155.SZ)??:自產銻礦成本19萬元/噸瀕臨虧損,Q2凈利潤預虧1.2億元,轉型軍工回收難抵主業崩塌。
??華錫有色(600301.SH)??:寧德時代長協違約致套保巨虧15億元,被迫出售云南冶煉廠,市值單日蒸發10%。
??技術革新派逆襲??:
??格林美??:全球最大銻基回收工廠(年處理5萬噸)投產,再生銻成本較采礦低40%,倒逼高成本礦山退出。
??隆基綠能??:鈰鋯復合物技術市占率突破18%,單瓦銻耗量降至傳統配方10%,倒逼阻燃劑企業加速減銻技術研發。
??四、未來48小時關鍵變量:政策與需求的生死競速??
??光伏裝機數據??:6月28日公布的光伏新增裝機量若超預期(市場預期380GW),銻價或突破19萬元阻力位。
??緬甸復產進度??:若佤邦礦區運輸恢復超預期,銻精礦進口量或反彈至4,000噸/月,價格或下探18萬元。
??出口管制升級風險??:商務部稀有金屬會議釋放收緊信號,若限制銻品出口(2024年出口量占全球60%),內外價差或進一步撕裂。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