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全球貴金屬市場迎來結構性變局——在黃金價格于3300美元/盎司高位震蕩之際,白銀與鉑金正以“黑馬”姿態強勢補漲。倫敦銀現突破36美元/盎司,創13年新高;鉑金價格則站上1200美元關口,年內漲幅超40%。這場由工業需求、供需失衡與投資策略迭代共同驅動的行情,正在重塑貴金屬投資版圖。
??黃金高估值催生替代需求??
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過去兩年價格近乎翻倍,但高位的估值壓力正引發資金分流。渣打銀行數據顯示,當前黃金與白銀價格比達93,遠超歷史均值65,表明白銀相對低估;鉑金與黃金比價更攀升至歷史峰值,吸引機構資金加速布局。MKS Pamp分析師尼基·謝爾斯指出,投資者正通過“黃金→白銀→鉑金”的鏈條尋找價值洼地,這種替代效應在美元信用波動加劇時尤為顯著。
??工業革命重塑供需格局??
白銀與鉑金的上漲背后,是新能源與高端制造產業的剛性需求支撐。全球光伏裝機量突破600GW,每GW產能消耗約30噸白銀,推動白銀工業需求占比升至50%;氫能產業爆發則使鉑金成為燃料電池核心催化劑,單車用量達30-50克。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預測,2025年鉑金供需缺口將擴大至30噸,地上庫存已耗盡,而白銀庫存較三年前下降45%,僅能滿足5個月工業需求。
??政策與市場情緒共振??
美國關稅政策反復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形成雙重催化。特朗普政府擬將鋼鋁關稅提升至50%,加劇市場對關鍵金屬供應鏈的擔憂;同時,市場對9月降息概率的預期升至97.5%,低利率環境降低持有貴金屬的機會成本。值得關注的是,白銀ETF單日資金流入量創三年新高,鉑金ETF持倉量自年初增長7萬盎司,顯示散戶與機構同步加倉。
??風險與機遇并存??
盡管貴金屬補漲邏輯明確,但短期波動風險不容忽視。白銀價格波動率是黃金的1.5倍,技術面存在超買回調壓力;鉑金則受制于南非電力短缺導致的產能瓶頸,供應恢復周期存不確定性。不過,機構普遍認為,白銀2025年或沖擊40美元/盎司,鉑金長期目標價看至2000美元。對于投資者而言,具備工業屬性支撐的貴金屬,正從“避險工具”進化為“成長資產”,但需警惕美聯儲政策轉向與技術替代風險。
當黃金的“天花板”逐漸顯現,白銀與鉑金的補漲潮不僅是對估值修復的回應,更是全球產業變革在資本市場的投射。這場貴金屬的新勢力崛起,或許正在書寫下一個十年投資周期的序章。
本文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