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河南省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領軍企業,岷山環能高科股份公司即將迎來資本市場的關鍵節點。根據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公告,該公司將于 4 月 11 日接受 2025 年第 3 次審議會議審核,擬通過發行不超過 8050 萬股股票募資 2.95 億元,重點投向新能源儲能、動力電池回收等戰略新興領域。
成立于 1999 年的岷山環能,最初以有色金屬冶煉為主業,通過 "底吹熔煉 - 熔融還原 - 富氧揮發" 技術體系,實現了多金屬伴生礦粉及廢舊鉛酸蓄電池的高效回收利用,年處理各類再生資源超百萬噸。這種將 "城市礦山" 轉化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能力,使其成為國家綠色工廠、聯合國 CRT - 鉛玻璃定點處置企業,并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在鞏固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公司近年來加速向新能源領域延伸。此次募資的五個項目中,用戶側電化學儲能電站(一期)和光伏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將構建 "光儲充" 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預計可形成 500MWh 儲能裝機規模。而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回收項目(一期)則瞄準萬億級市場,通過 "拆解 - 檢測 - 重組" 技術路線,實現鎳、鈷、鋰等關鍵資源的循環利用,契合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年增 5.9% 的發展趨勢。
相較于傳統資源回收企業,岷山環能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技術集成與創新能力。其自主研發的 "多金屬固廢協同冶煉技術",可同時處理含鉛、鋅、銅、銀等多種金屬的復雜物料,金屬綜合回收率達 98% 以上,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 15 個百分點。在電池回收領域,公司獨創的 "濕法冶金 + 短流程再生" 工藝,可將退役動力電池中的鎳、鈷、錳等金屬純度提升至 99.9%,成本較傳統火法工藝降低 30%。
這種技術優勢直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2024 年,公司實現營收 28.95 億元,凈利潤 7299 萬元,其中再生資源業務貢獻了 65% 的營收。在鉛酸電池回收領域,其市場占有率已達 12%,服務天能、超威等頭部企業,形成穩定的 "資源 - 產品 - 再生資源" 閉環。
此次登陸北交所,對岷山環能而言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從行業發展看,隨著 "雙碳" 目標推進,儲能裝機規模預計 2025 年突破 3000 萬千瓦,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達 852 億元,公司募投項目正處于政策紅利釋放期。北交所的上市融資,將為其新能源業務擴張提供關鍵資金支持。從企業成長角度,北交所的制度設計與公司發展階段高度契合。根據北交所上市規則,公司選擇 "市值不低于 2 億元 + 凈利潤不低于 2500 萬元" 的標準,2024 年 7299 萬元的凈利潤已遠超門檻。更重要的是,北交所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政策,將加速其技術成果轉化,例如材料科學與城市礦山聯合實驗室項目,有望推動 "固廢資源化 - 新材料研發 - 高端制造" 產業鏈的縱向延伸。
盡管前景廣闊,岷山環能仍需應對多重挑戰。在儲能領域,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已形成規模優勢,2023 年儲能電池企業營收前十強占據行業 62% 的份額。公司作為后來者,需在用戶側儲能的差異化場景中尋找突破口。
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同樣競爭激烈。豫光金鉛、飛南資源等企業均在加速產能擴張,而行業技術迭代風險不容忽視。例如固態電池的普及可能改變現有回收技術路線,公司需持續投入研發保持領先。
站在資本市場新起點,岷山環能的戰略布局呈現清晰的生態化特征。在資源端,網絡智能化城市礦山回收系統將構建覆蓋全國的再生資源收儲網絡,預計可提升 30% 的回收效率;在應用端,光伏 + 儲能的綜合能源服務,將為工業園區、數據中心等場景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這種 "資源 - 技術 - 場景" 的三維布局,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深度契合。若此次上會通過,岷山環能有望成為北交所新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第一股,為行業發展提供 "綠色轉型" 的示范樣本。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