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金礦業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據 “龍巖發布” 消息,位于福建上杭工業園區蛟洋新材料產業園的紫金鋰元粗碳制備年產 2.5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傳來新動態,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進入地面建設階段。
該項目由紫金礦業(601899)全資子公司紫金鋰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占地面積 80 畝,總投資 2.65 億元,擬于 2025 年 12 月建成投產。
項目依托紫金礦業阿根廷 3Q 鹽湖碳酸鋰以及其他工業級碳酸鋰資源,采用先進環保的碳化 + 樹脂除雜工藝,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應用于公司自產磷酸鐵鋰產品,有利于提高產品一致性和合格率。
項目達產后,年產量可達 2.5 萬噸,預計年營業收入將達到 19.91 億元。這一項目的推進,進一步完善了紫金礦業在鋰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布局,強化了公司在鋰產業鏈上的垂直整合能力。
紫金礦業在鋰礦領域的布局持續拓展,多點開花。公司通過一系列戰略投資與項目開發,不斷夯實其在鋰礦產業鏈中的地位。
在國內,紫金礦業積極投身鹽湖提鋰項目,展現出強大的開拓能力。2022 年 10 月 25 日,旗下西藏拉果錯鹽湖鋰礦項目正式啟動鹽湖提鋰半工業化試驗,該項目擁有碳酸鋰當量資源量 214 萬噸,平均鋰離子濃度 270mg/L,鎂鋰比低、資源質量佳。此次試驗旨在驗證吸附+膜法耦合提鋰技術工藝的可行性,以及主要提鋰設備的性能和整體系統穩定性,為項目后續決策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紫金礦業還著眼于提升資源利用率,計劃引進最新的鹽湖提鋰技術,目標將資源利用率提高 30% 以上,以此增強企業競爭力,并在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樹立行業典范。
在海外資源收購方面,紫金礦業同樣成果斐然。2021 年起,公司便加速布局鋰等新能源礦產資源,先后成功并購阿根廷 3Q 鹽湖鋰礦、加拿大 Nevsun Resources 等。其中,阿根廷 3Q 鹽湖鋰礦位于南美著名的 “鋰三角”,保有資源量約當量碳酸鋰 763 萬噸,資源量大、品位高、雜質低,開發條件良好,其體量在全球主要鹽湖中位列第五,品位在全球主要鹽湖中排名前三。紫金礦業通過與當地合作,不斷優化開采提煉流程,一期計劃年產 2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已于 2023 年底建成投產。
此外,紫金礦業還將目光投向了市值約 60 億美元的藏格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藏格礦業位于中國資源豐富的青海地區,主要通過鹽湖提取鋰資源,紫金礦業若成功收購,不僅能獲取其在青海的鹽湖項目,還可借助合作進一步開發西藏鹽湖資源,與紫金在西藏的巨龍銅礦形成協同效應,提升其在西部礦產開發中的戰略地位 。
通過一系列海外布局,紫金礦業逐步構建起橫跨多地區、多類型的全球鋰礦資源網絡,為公司未來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持續發力筑牢根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