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觀環境與商品市場前瞻(2025 年 3 月 24 日 - 30 日)
一、政策與貨幣環境:流動性分化下的審慎博弈
1. 美聯儲:鴿派信號與現實約束并存
美聯儲 3 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在 4.25%-4.5% 區間,同時宣布自 4 月起將國債減持規模從每月 250 億美元降至 50 億美元,釋放 “溫和寬松” 信號。鮑威爾強調,若勞動力市場惡化或通脹超預期回落,可能調整政策方向。但點陣圖顯示 2025 年仍預期降息兩次,市場對 “高利率更久” 的擔憂未消。美元指數承壓走弱,為黃金、原油等美元計價商品提供短期支撐。分析指出,美聯儲政策路徑取決于通脹黏性與經濟韌性的平衡,若二季度數據未現明顯衰退,寬松節奏可能放緩。
2. 中國央行:穩增長與防風險并重
中國人民銀行明確 “擇機降準降息”,結合財政部 3000 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 “以舊換新”,政策組合拳旨在提振內需。當前制造業 PMI 重返擴張區間(50.8%),但房地產投資持續低迷(1-2 月同比降 9.6%)制約復蘇成色。央行需在流動性寬松與銀行息差壓力間權衡,預計將通過結構性工具(如科技創新再貸款)精準滴灌重點領域,避免大水漫灌。
二、地緣局勢:能源與貿易風險交織
1. 中東地緣升級沖擊能源市場
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持續擴大,胡塞武裝威脅襲擊紅海航運目標,若沖突波及伊朗或霍爾木茲海峽,原油供應中斷風險可能推升油價。當前 OPEC + 減產計劃延續至 2026 年 6 月,疊加印度原油進口量降至 2024 年 11 月以來新低,供需緊平衡下油價短期或維持高位。但需警惕全球經濟放緩抑制需求,以及美國戰略石油儲備釋放的對沖作用。
2. 美歐貿易戰外溢效應顯現
歐盟宣布 4 月 1 日起削減鋼鐵進口配額 15%,以應對美國鋼鋁關稅導致的產能轉移,此舉可能加劇全球鋼鐵貿易壁壘,推升歐洲鋼材價格。同時,歐盟擬對鋁產品啟動保障性措施,鋁價或因供應鏈重構預期波動。分析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將加速產業鏈區域化,中國鋼鐵出口可能轉向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
三、經濟數據:復蘇韌性與通脹壓力角力
1. 中國需求回暖支撐工業品
3 月制造業 PMI 回升至 50.8%,新訂單指數升至 51.5%,顯示工業活動加速。1-2 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 5.6%,社零總額增 7.2%,政策刺激下耐用消費品需求或帶動銅、鋁等金屬價格。但房地產銷售與投資低迷拖累建材需求,需關注后續政策加碼力度。
2. 美國通脹數據成關鍵變量
市場預計 3 月 CPI 同比漲 3.1%,核心 CPI 同比 3.3%,若數據超預期將強化美聯儲 “鷹派” 立場。當前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7.9,通脹預期升至 4.9%,高物價持續侵蝕消費能力。若就業市場出現拐點(如非農數據走弱),或倒逼政策轉向,但短期市場仍將圍繞數據波動。
四、商品類別前瞻: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并存

總結:本周商品市場將呈現 “政策驅動與地緣擾動交織” 的格局:國內政策聚焦穩增長與消費提振,國際局勢受中東沖突與貿易壁壘主導,科技變革則推動能源金屬需求重構。投資者需關注中國 PMI 數據驗證復蘇成色、美國 CPI 揭示通脹黏性、以及新能源技術突破對傳統商品的替代效應,把握結構性機會的同時警惕波動率上升風險。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