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哈薩克斯坦總理奧爾扎斯·別克捷諾夫會見中國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雙方正式敲定一項??總投資120億美元??的垂直一體化鋁工業園項目。該項目以循環經濟為核心,將覆蓋鋁土礦開采、氧化鋁精煉、電解鋁冶煉及高端深加工全產業鏈,并配套3吉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目標建成全球首個從采礦到高附加值產品的“零碳鋁”閉環生產基地。
??項目核心亮點:??
??規模與技術并重??:一期工程將建設??年產200萬噸氧化鋁廠??和??100萬噸電解鋁廠??,采用國際領先的清潔冶金技術,全程碳排放強度較傳統工藝降低40%以上。
??綠色能源驅動??:配套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3吉瓦,可滿足園區80%的電力需求,直接對標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標準,產品出口歐洲市場將避免高額碳關稅。
??就業與產業升級??:預計創造超1萬個本地就業崗位,并承諾技術轉移和員工培訓計劃,助力哈薩克斯坦從“資源出口國”向“制造型經濟體”轉型。
??戰略縱深:中哈“一帶一路”合作的產業共振??
此次合作不僅是單一項目投資,更體現中哈兩國在??資源互補??與??供應鏈安全??上的深度綁定:
??資源卡位??:哈薩克斯坦鋁土礦探明儲量全球前五,且電價僅為中國沿海地區的1/3,疊加“一帶一路”陸運樞紐的地理優勢,可輻射歐盟、中亞及中國市場。
??產業升級??:項目引入金屬深加工環節(如汽車用鋁板、航空鋁材),填補哈國制造業空白,推動其有色金屬出口附加值提升30%-50%。
??綠色外交??:通過可再生能源與低碳技術的捆綁輸出,中國企業在全球綠色金屬產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與歐美“綠色壁壘”形成戰略對沖。
??全球鋁業洗牌:中國企業的“出海新范式”??
東方希望集團此舉標志著中資鋁企從??產能輸出??向??技術標準輸出??的跨越:
??規避貿易風險??:歐盟計劃2030年將“綠色鋁”進口比例提升至60%,該項目通過本地化生產可繞過傳統貿易壁壘,直接嵌入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如特斯拉柏林工廠)。
??全產業鏈閉環??:構建“哈薩克斯坦采礦—中國技術—歐盟市場”三角體系,降低物流與政治風險。據估算,項目達產后每年可減少因長距離運輸產生的碳排放約120萬噸。
??協同效應??:集團旗下光伏、多晶硅板塊可與鋁業形成聯動,例如利用哈薩克斯坦光照資源建設光伏電站,進一步降低電解鋁能耗成本。
??未來挑戰與行業影響??
盡管項目前景廣闊,但仍需應對多重挑戰:
??地緣政治風險??:美歐正加緊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去中國化”,哈薩克斯坦作為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成員,或面臨西方施壓。
??技術本地化??:哈國工業基礎薄弱,高端鋁材生產需長期技術磨合,東方希望承諾的本地員工占比提升計劃(目標5年內達70%)將成關鍵考驗。
??產能過剩隱憂??:全球電解鋁產能利用率已跌破65%,但綠色鋁需求年增速超25%,該項目通過差異化定位(低碳、高端)有望開辟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