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長江現貨1#銻均價暴跌2000元至186,000元/噸??。自6月1日以來,銻價累計跌幅達30000元,價格已大幅擊穿國內中小礦山成本線(約19萬元/噸)。當前市場呈現“供應過剩恐慌”與“需求結構性坍塌”的雙重絞殺格局。
一、供應鏈“雙刃劍”:緬甸復產與地緣博弈重創定價體系??
緬甸礦潮“倒灌”沖擊成本線??
中緬邊境物流修復超預期,6月銻精礦進口量環比暴增30%至3,000噸/月,低品位礦占比升至65%,導致國內冶煉企業原料議價權腰斬。緬甸佤邦礦區6月3日地震雖短期中斷運輸,但長期復產趨勢未改,市場擔憂下半年進口量或突破4,000噸/月。
美澳“去中國化”戰略加速??
必和必拓百億注資澳洲特里格公司,目標2026年掌控全球20%產能;美國永久資源公司內華達銻礦獲國防部戰略投資,2027年產能將覆蓋美國35%需求。中國銻精礦進口依存度升至60%,定價權危機凸顯。
二、需求端“冰火兩重天”:光伏斷崖VS儲能突圍??
光伏“鈰鋯革命”顛覆傳統需求??
隆基綠能鈰鋯復合物技術市占率突破18%,單瓦銻耗量降至0.01克(傳統配方的10%),2025年光伏領域銻需求或萎縮25%至3.4萬噸。晶科能源50億鈰鋯基地投產,加速擠壓銻在光伏玻璃中的生存空間。
儲能賽道成唯一亮點??
華鈺礦業與寧德時代合作的銻基電池負極材料實驗室能量密度達420Wh/kg,若量產或催生萬億級儲能市場增量需求。但當前滲透率不足5%,難抵傳統需求坍塌。
三、產業鏈生死博弈:傳統巨頭“斷臂”VS技術派收割??
??資源型企業深陷絕境??:
??湖南黃金(002155.SZ)??:自產銻礦成本19萬元/噸逼近現金流斷裂臨界點,Q2凈利潤預虧1.2億元,轉型軍工回收業務難抵主業崩塌。
??華錫有色(600301.SH)??:寧德時代8,000噸長協違約致套保巨虧15億元,被迫出售云南冶煉廠,市值單日蒸發10%。
??技術革新派逆勢崛起??:
??格林美??:全球最大銻基回收工廠(年處理5萬噸)投產,再生銻成本較采礦低40%,倒逼高成本礦山退出。
??美國洛馬公司??:石墨烯-鈦合金材料削減70%銻用量,倒逼中國航天科工啟動“銻回收倍增計劃”,目標2026年回收率提至45%。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