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鍺(99.999%)均價維持在15300元/千克,表面平靜的行情卻難掩暗流涌動——全球港口鍺錠庫存降至歷史極值,而馬斯克星鏈第27批衛星發射計劃提前,單次采購鍺基太陽能電池超3萬片。這場“戰略金屬爭奪戰”已從現貨市場蔓延至資本端,當日鍺鎵概念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5.76億元,折射出多空雙方在歷史高位的激烈博弈。
一、價格穩態假象:庫存枯竭與資本圍獵的雙重絞殺
當前鍺價“橫盤不跌”的背后,是兩大矛盾的深度交織:
??供應鏈“明牌式短缺”??
國內主要港口鍺錠庫存僅剩120噸,較年初銳減68%,云南某冶煉廠原料周轉周期壓縮至4天,創十年最短紀錄。而歐盟“鍺回收2030計劃”推進受阻,再生鍺提純成本較中國高出27%,加劇全球供應焦慮。
??資本端“圍點打援”策略??
期貨市場鍺合約持倉量單周激增42%,外資通過離岸賬戶鎖定保稅區現貨超80噸。但二級市場出現分化:云南鍺業股價月內回調12%,而布局非洲鍺礦的中礦資源逆勢上漲9.7%,暗示資本正轉向資源控制力更強的標的。
二、需求核爆點:太空競賽與軍事升級的“鍺饑渴”
??衛星互聯網軍備競賽白熱化??
星鏈第27批衛星采用鈣鈦礦/鍺疊層電池,單顆衛星鍺用量提升至1.2kg,馬斯克宣布年內追加50億美元鍺采購預算。中國星網集團同步啟動6G基站建設招標,鍺基紅外探測器需求暴增35%。
??六代機量產觸發軍用需求井噴??
美國F-X六代機熱成像系統升級,單機鍺鏡片用量達28片,較F-35提升3倍。中國WS-19發動機渦輪葉片鍺涂層技術突破,推高軍工級鍺需求至年300噸。
??技術替代臨界點博弈??
日本松下鈣鈦礦/鍺電池量產遇阻,光電轉換效率僅實驗室數據的78%,迫使車企回歸純鍺方案。而寧德時代NP3.0電池推動儲能領域鍺基材料滲透率回升至18%。
三、產業變局:從“資源卡位”到“技術鎖喉”的生死競速

??政策核威懾升級??:
中國《稀有金屬管理條例》執行力度加碼,一季度對美鍺制品出口同比驟降68%;
美國啟動《國防生產法》第三章,授權五角大樓直接采購民用鍺庫存。
四、趨勢推演:2025年鍺市三大風暴眼
??庫存清零時刻(2025Q2)??
若港口庫存跌破80噸警戒線,現貨價格或脈沖式沖高至18000元/千克,觸發冶煉廠惜售潮。
??技術替代終局(2025Q3)??
鈣鈦礦電池商業化進度若超預期,可能逆轉20%的鍺需求,但軍用領域剛性需求形成托底。
??地緣政治黑箱(2025H2)??
美歐“關鍵礦產聯盟”可能對中國鍺加工設備實施禁運,倒逼國產化替代提速。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