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騰遠鈷業(301219.SZ)正式宣布啟動年產5000噸電鈷項目,這是繼贛州3萬噸電鎳項目、剛果(金)3萬噸銅&2000噸鈷冶煉廠后,公司構建全球鈷產業鏈版圖的又一關鍵落子。在剛果(金)鈷礦出口禁令催生行業變局的當口,這家市值超200億的行業龍頭正以"國內擴產+海外鎖礦"雙線戰略,掀起新一輪產業變革。
??產能裂變:從2.65萬噸到4.6萬噸的鈷業雄心??
截至2025年一季度,騰遠鈷業國內鈷產能已達2.65萬金屬噸,占據全球精煉鈷市場12%份額。此次5000噸電鈷項目投建,標志著其產能擴張進入快車道——通過柔性產線設計和短流程工藝創新,公司計劃將國內總產能提升至4.6萬金屬噸,較現有規模增長73%。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鈷產品結構中氯化鈷占比50%、硫酸鈷占40%的格局,將被高附加值電鈷產能打破,這意味著單噸毛利有望提升1500-2000元。
??全球資源博弈:剛果禁令下的破局之道??
面對剛果(金)4個月鈷礦出口禁令引發的行業震蕩,騰遠鈷業祭出三大應對策略:投資9.8億元在剛果新建年產3萬噸銅、2000噸鈷的冶煉廠,直插資源腹地鎖定原料;與SAWA集團深度綁定,借助其科盧維齊地區60%礦料貿易份額構建穩定供應鏈;全球布局二次資源回收網絡,廢舊電池拆解線金屬回收率超98%。這套組合拳使其在行業普遍承壓時,仍能保持安全庫存并實現氯化鈷、硫酸鈷滿產滿銷。
??技術護城河:從黑粉到三元材料的顛覆性跨越??
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密碼藏在技術創新中:短流程混萃工藝使鈷回收成本較行業均值降低20%,黑粉直接合成三元前驅體技術打破傳統冶煉壁壘。正在試產的PLA可降解鈷鹽包裝材料,更將單噸包裝成本壓縮300元。這些技術突破支撐著35.01%的海外項目內部收益率,以及國內新項目高達18個月的投資回收周期。
??資本暗戰:1.1億預收款背后的市場信號??
一季度合同負債激增3144%至1.1億元,折射出下游客戶對鈷價上漲的強烈預期。盡管剛果騰遠電力短缺導致銅產能釋放受阻,拖累凈利潤同比下降14.27%,但二季度柴油發電機組投用將扭轉局面。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資產負債率僅17%,手握11.32億現金流,為后續50億級擴產計劃儲備充足彈藥。
??未來棋局:從材料商到循環經濟巨頭的蛻變??
隨著5000噸電鈷項目落地,騰遠鈷業正從單一材料供應商向"礦山-冶煉-回收"全鏈條運營商轉型。規劃中的四氧化三鈷擴能項目、精細化工類產品線,將與現有錳酸鋰、碳酸鋰產能形成協同效應。機構測算,若2026年剛果冶煉廠如期達產,公司鈷市占率將突破18%,對應年增凈利潤超5億元。這場由技術驅動、資源護航的產業革命,正在重塑全球鈷業競爭格局。
(綜合企業公告及市場分析,數據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