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美國稀土回收技術突破與中國出口管制的對沖??
近日,西部數據聯合微軟等企業宣布,通過??無酸溶解回收技術(ADR)??成功從5萬磅報廢硬盤中提取??釹(Nd)、鐠(Pr)、鏑(Dy)??等稀土元素,回收率高達??90%??,同步回收金、銅、鋁等金屬,原料總質量利用率達??80%??。這一技術突破正值中國對??釤、釓、鋱、鏑、镥、鈧、釔??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滿半月(4月4日生效),美國稀土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之際。
??核心沖突點??:
??中國主導地位??:全球約90%的稀土供應依賴中國,中重稀土加工技術幾乎壟斷;
??美國供應鏈焦慮??:美國85%的稀土依賴進口,本土回收率不足10%;
??技術替代博弈??:中國出口管制倒逼美國加速“去中國化”,而回收技術成為破局關鍵。
??二、對稀土行情的直接影響:供需邏輯分化與價格波動??
??輕稀土(釹、鐠)承壓,中重稀土(鏑、鋱)韌性凸顯??
??輕稀土??:硬盤回收技術可提取??釹、鐠??(單塊1TB硬盤回收約5克釹鐵硼磁體),預計全球每年淘汰2億塊硬盤,潛在回收量達??1000噸/年??,占全球輕稀土需求的??3.5%??,加劇市場過剩預期。
??中重稀土??:鏑、鋱因耐高溫特性難以被替代,且中國出口管制強化其戰略價值。美國軍工(如F-35戰機)及新能源汽車對鏑的需求剛性支撐價格。
??全球庫存結構調整??
微軟數據中心退役硬盤的循環利用,直接減少美國對??原生稀土礦石??的采購需求。美國計劃在2026年前將本土稀土回收率提升至??30%??,可能削弱中國輕稀土出口議價權。
??成本傳導與價格分化??
??回收成本優勢??:ADR技術使稀土氧化物(REO)生產成本降低??35%??,碳排放減少??95%??;
??傳統采礦受沖擊??:中國北方稀土精礦分離成本約??42萬元/噸??,而美國回收鐠釹氧化物成本可壓縮至??28萬元/噸??,輕稀土價格或下探??50萬元/噸??支撐位。
??三、產業格局重構:從“資源卡脖子”到“技術定價權”??
??美國供應鏈“內循環”加速??
??本土閉環??:微軟數據中心“退役硬盤→拆解→再制造”模式,將稀土回收嵌入產業鏈終端,減少跨境運輸依賴;
??技術輸出??:西部數據計劃向汽車、風電行業推廣該技術,鎖定特斯拉、通用電氣等客戶,構建“回收-應用”生態。
??中國應對策略升級??
??高端化轉型??:北方稀土加速開發核級鏑合金、低鏑高鋱磁材,提升高端訂單占比至??40%??;
??出口管制動態化??:可能調整輕稀土出口配額,優先保障中重稀土戰略儲備,同時強化專利壁壘(如晶界擴散技術)。
??全球稀土回收競賽開啟??
澳大利亞ASM、德國Vacuumschmelze已效仿該模式,歐盟將稀土回收列入“地平線2027”計劃,全球回收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達??260億美元??。
??四、環保與ESG驅動:綠色溢價重塑估值體系??
??碳排放權交易影響??
每噸回收稀土可減少??4.8噸CO?排放??,符合歐盟碳邊境稅(CBAM)要求,歐洲車企或優先采購“低碳稀土”,推升回收材料溢價??15-20%??。
??資本流向變革??
貝萊德、橋水基金已將“循環稀土”納入ESG投資組合,MP Materials(美國稀土龍頭)因技術落后中國,股價月內暴跌??23%??,而西部數據合作企業獲??5億美元??政府補貼。
??五、未來行情預測:短期震蕩與長期分化??
??1-3個月??:輕稀土價格或下探??50-55萬元/噸??,氧化鏑因軍工需求堅挺在??1150-1200萬元/噸??;
??1-2年??:若回收技術全球推廣,輕稀土過剩量或達??5萬噸/年??,價格中樞下移??20%??;中重稀土因技術壁壘維持高位;
??風險變量??:緬甸沖突升級、中國動態調整出口管制、無稀土電機技術突破(如MagNex磁能積突破??25MGOe??)。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