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000960.SZ)日前發布的 2024 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419.73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4.44 億元,同比微增 2.55%;扣非凈利潤達 19.43 億元,顯著增長 40.48%。作為全球錫產業龍頭,公司錫金屬全球市場占有率已提升至 25.03%,較上年提高 2.11 個百分點,連續 19 年穩居世界第一。
在供給端,錫資源的稀缺性與戰略價值持續凸顯。2024 年東南亞傳統錫礦主產國政策收緊疊加非洲地緣沖突,導致全球錫礦供應缺口擴大。數據顯示,剛果(金)Bisie 錫礦暫停運營直接影響全球6%的錫礦供應,印尼3月起上調錫礦開采稅進一步推高生產成本,而緬甸佤邦因地震導致復產時間再度延遲,預計 2025 年全球錫礦供應缺口將擴大至 1.5 萬噸以上。
在需求端,錫的應用場景正加速拓展。不少證券機構共同指出,半導體行業景氣回升帶動錫焊料需求彈性釋放,而 AI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催生新增長點。據悉,全球 AI 服務器需求預計 2025 年將增長 35%,相關芯片封裝環節對錫基材料的需求同比提升 20%。此外,光伏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錫消費增速均維持在 10% 以上,推動錫價中樞持續上移。
面對行業變局,錫業股份正通過資源整合與戰略協同鞏固龍頭地位。公司與克什克騰旗政府簽署的《錫產業合作協議》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作為大興安嶺成礦帶核心區域,克旗錫資源儲量占內蒙古總量的 60% 以上,此次整合將進一步強化公司在國內 “南北兩極” 的資源布局。在國際合作方面,公司與印尼 PT 蒂瑪公司、內蒙古興業銀錫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已進入項目落地期,通過技術輸出與資源互補提升全球供應鏈話語權。
在傳統產業升級領域,錫業股份正加速推進 “智慧礦山 + 智能工廠” 建設。旗下云南華聯鋅銦公司構建的 “5G + 無人駕駛” 礦山系統,實現礦車調度效率提升 30%,安全事故率下降 45%。錫業分公司的煉錫智造示范工廠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生產全流程數據采集率提升至 85%,運營管理效率提高 20%,人力投入減少 40%,單位能耗下降 11%。該項目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其 “一屏觀生產、一網管全廠” 的數字化模式成為行業標桿。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錫作為兼具稀缺性與技術延展性的戰略金屬,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新興產業爆發的雙重驅動下,正迎來價值重估機遇。錫業股份憑借資源掌控力與技術迭代能力,有望在這一進程中持續受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