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面:地緣緩和與政策搖擺,銅價陷入多空拉鋸
1)、地緣政治“虛實切換”:風險溢價消退但隱患猶存
表象:以伊停火協議達成,原油暴跌(布倫特原油跌破85美元/桶),市場風險偏好短暫回升;
隱患:以色列被指違反協議,地緣不確定性仍存,且歐盟對美關稅反制措施升級,全球貿易摩擦陰云未散。
對銅價影響:能源成本下降削弱通脹預期,但地緣擾動反復可能觸發避險情緒,銅價波動率或加劇。
2)、美聯儲政策“走鋼絲”:降息預期搖擺與美元韌性
鷹鴿信號:鮑曼、沃勒支持7月降息,美債收益率下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4.25%);
鷹派壓制:鮑威爾強調“通脹持續性不確定”,聯邦基金期貨顯示9月降息概率升至65%(但7月僅30%),美元指數震蕩于105關口。
關鍵矛盾:高利率環境抑制實體需求,但降息預期反復導致銅價缺乏方向性驅動。
3)、特朗普關稅“達摩克利斯之劍”:通脹與增長的雙重博弈
鮑威爾警告“關稅或推高物價并引發長期通脹”,若6月CPI超預期,可能延緩降息節奏;
潛在影響: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或抑制制造業補庫,但若引發再通脹,可能觸發銅價抗通脹屬性。
二、基本面:供需緊平衡VS需求季節性走弱,庫存博弈成焦點
1)、供應端:全球精礦緊缺超預期,LME庫存“虛實”之爭
顯性庫存:LME銅庫存降至9.59萬噸(同比-62%),0-3月BACK結構升至115美元/噸(歷史極值),擠倉風險仍存;
隱性矛盾:國內現貨升水收窄至160元/噸(同比-50%),暗示下游需求疲軟,但冶煉廠出口增加(6月出口量環比+15%)導致社庫低位(28.7萬噸,同比-14%)。
產業擾動:巴拿馬Cobre Panama銅礦游行持續,年產能35萬噸項目重啟懸而未決,全球精礦緊張格局或延續。
2)、需求端:淡季特征凸顯,但結構性亮點隱現
主要拖累:
電力電網投資增速放緩(6月電網投資環比-10%);
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20%,拖累銅管、銅棒需求;
空調排產環比-8%(6月高溫天氣不及預期)。
邊際支撐:
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30%(6月滲透率達45%),三元電池裝機量環比+5%;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冰箱、洗衣機產量(6月同比+8%)。
下游心理:鋁價破位下跌引發銅鋁比價修復需求(當前比價3.8,歷史均值3.5),部分線纜企業轉向鋁替代,抑制銅需求。
3)、庫存端:社庫拐點隱現,但低庫存邏輯未破
國內社庫結束連續12周去庫,6月24日達28.7萬噸(環比+0.8萬噸),若6月最后一周累庫超1.5萬噸,將打破“低庫存=高價格”邏輯;
關鍵變量:出口窗口關閉(6月進口虧損擴大至800元/噸),若社庫加速累積,可能觸發技術性拋盤。
三、技術面與資金行為:多頭資金主導,但上行阻力顯著
盤面走勢:滬銅主力2507合約震蕩走強,10:15分休盤報78580元/噸,突破20日均線(78400元/噸),上方壓力關注60日均線(79200元/噸)。
價格數據: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現貨1#電解銅均價報78740元/噸,較昨日上漲160元/噸,現貨升水為160元/噸,較昨日下跌20元/噸;
資金動向:
CFTC非商業凈多持倉連續4周增加(6月18日當周增倉8%),顯示多頭資金押注地緣緩和與降息預期;
滬銅前20名席位持倉凈多單占比升至22%(近3個月高位),資金情緒偏多。
四、綜合觀點與操作建議
1)、核心矛盾:全球精礦緊缺與LME擠倉風險提供下方支撐,但國內淡季需求走弱與社庫拐點隱現壓制上方空間,銅價短期或延續78000-79500元/噸區間震蕩。
2)、關鍵觀測點:
6月27日美5月PCE物價指數(若環比超0.2%,可能強化鮑威爾謹慎立場);
6月30日國內社庫數據(若累庫超1.5萬噸,將觸發技術性回調);
巴拿馬銅礦游行進展(若重啟談判失敗,可能推升精礦TC)。
3)、操作建議:
•區間操作:背靠78000元/噸逢低多,目標79300元/噸,止損77500元/噸;
•套利機會:關注跨市正套(買LME賣滬銅),因國內社庫拐點或導致內外價差收斂。
4)、風險提示:
•美聯儲7月突然降息(概率<30%);
•國內超預期政策刺激(如特別國債發行加速);
•巴拿馬銅礦意外復產(概率<20%)。
五、數據跟蹤重點
6月28日公布的中國6月官方制造業PMI(預期49.5,若跌破49,可能觸發衰退交易);
7月1日LME銅庫存數據(若跌破9萬噸,可能引發擠倉行情);
7月3日美6月非農就業數據(若失業率超4%,可能強化降息預期)。
本文內容僅供參閱,不作操盤指引,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