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明確釋放電力保供強化信號,疊加迎峰度夏電力缺口收窄,市場對電解鋁成本下降的預期升溫。然而,在產能天花板、綠色轉型及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多重約束下,鋁產業難以簡單復制“成本下降-產能擴張”的傳統邏輯,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層變革。
??電力成本松動:邊際改善難改剛性約束??
盡管電力供應改善可能降低噸鋁電耗成本約800-1,200元(按噸鋁耗電13,500千瓦時、電價下調0.09元/千瓦時測算),但政策端對產能的硬約束仍未松動。根據《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電解鋁產能置換需匹配權益鋁土礦資源,且新項目需滿足環保績效A級標準,這使得云南等水電富集地區的新建產能審批周期延長至18個月以上。同時,再生鋁產能擴張至1,500萬噸的目標(2027年)將分流30%的原料需求,間接抑制原鋁生產彈性。
??需求分化:新能源韌性對沖地產拖累??
鋁消費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單車用鋁量增至220kg)與光伏邊框需求(占工業鋁型材消費45%)形成強勁支撐,預計2025年新能源領域用鋁增量超80萬噸;而建筑用鋁受地產投資低迷影響,同比降幅達7%,傳統線纜需求亦因電網投資增速放緩(2025年預算同比-3.2%)承壓。這種結構性分化導致鋁價呈現“成本驅動型震蕩”,而非產能擴張驅動的趨勢性上漲。
??海外供給:地緣擾動與能源成本構筑壁壘??
海外電解鋁產能復蘇進程遠低于預期:
????•歐洲復產緩慢??:天然氣價格反彈至120歐元/MWh,德國Trimet鋁廠復產進度延遲至Q4,27萬噸產能復產僅完成30%;
????•印尼瓶頸凸顯??:電力供應不足導致華青鋁業二期50萬噸項目投產推遲,2025年印尼實際新增產能或不足20萬噸;
????•幾內亞礦權風險??:政府收回3處鋁土礦開采權,潛在減產規模達500萬噸/年,氧化鋁價格中樞上移15%,侵蝕電解鋁利潤空間。
??政策導向:綠電轉型重構產業邏輯??
國家推動電解鋁產能向清潔能源富集區轉移,云南、四川水電鋁占比已提升至65%,但豐枯水期電力波動(云南2024年因干旱減產10%)導致產能利用率波動率擴大至15%。與此同時,歐盟碳關稅(CBAM)試點將高碳鋁關稅提高至8%,倒逼國內火電鋁企業加速轉型——噸鋁碳排放成本增加約1,200元,綠電鋁溢價區間擴大至2,000-3,000元/噸。
??后市研判:成本支撐與產能剛性的再平衡??
短期電力成本下降或刺激邊際產能復產(如貴州50萬噸閑置產能),但受制于以下因素,全年產量增速仍將控制在2%以內:
????•能效紅線??: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淘汰加速,2025年計劃淘汰200萬噸落后產能;
????•原料瓶頸??:國內鋁土礦品位持續下滑(A/S值從5.8降至4.2),赤泥綜合利用率提升至15%仍難緩解原料壓力;
????•金融屬性弱化??:LME鋁庫存回升至25.7萬噸,注銷倉單占比降至12%,投機資金撤離壓制價格彈性。
????•產業突圍: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深耕??
企業需在三大方向尋求突破:
??1)工藝革新??:推廣超大型預焙陽極電解槽(噸鋁電耗降至12,500千瓦時),云南某企業試點項目已實現降本15%;
2)循環經濟??:再生鋁保級利用率提升至92%,怡球資源通過“廢鋁-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閉環降低碳排放40%;
3)海外布局??:在幾內亞建設一體化產業園(采礦-氧化鋁-電解鋁),規避資源供應風險。
總結觀點:電力松綁≠產能狂歡??
電力保供政策緩解的是短期成本壓力,而非產業周期拐點。在“雙碳”目標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雙重約束下,鋁產業已進入“高成本、低波動、重質量”的新周期。投資者需警惕Q3傳統旺季需求不及預期風險,重點關注西南水電出力、歐盟碳關稅細則及印尼電力基建進展。唯有具備綠電優勢(如云南水電鋁)與技術壁壘(如航空鋁材)的企業,方能在產業變局中占據先機。
(本文分析基于市場數據及政策文件進行分析,觀點僅供參閱,請仔細甄別!)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