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黃金市場的“微表情”耐人尋味——滬金主力合約收于775.06元/克,僅微跌0.03%;倫敦金則以3329.55美元/盎司小幅收漲0.14%,國內Au9999現貨亦微升0.08%。表面看,金價像被按下了“暫停鍵”,但若深入產業鏈與宏觀面,一場由數據、談判與地緣風險交織的多空博弈正在悄然升溫。
短期“錨點”:CPI與談判,誰將主導情緒?
本周全球市場的“心跳”將聚焦兩個關鍵變量:美國CPI數據與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前者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風向標,后者則牽動著全球供應鏈與風險資產的神經。
若美國CPI數據低于預期,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可能升溫,美元短期承壓,黃金作為“無息資產”的機會成本下降,或迎來脈沖式上漲;反之,若通脹韌性超預期,美元反彈將壓制金價。而中美貿易談判若取得突破性進展,風險偏好回升或削弱黃金的避險需求,反之若談判陷入僵局,黃金的“安全墊”屬性將被重新激活。
這種“雙向可能性”讓當前市場情緒趨于謹慎。投資者既不敢大幅押注多空,又不愿完全離場——畢竟,歷史經驗顯示,在關鍵數據與事件落地前,“震蕩”往往是市場最安全的“保護色”。
地緣風暴:俄烏沖突的“蝴蝶效應”再發酵
6月的地緣局勢并未因夏季來臨而降溫。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最大規模無人機攻擊”仍在持續,26輛美制坦克被摧毀的畫面沖擊著市場神經;
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底層邏輯,在此刻被反復驗證。盡管當前金價未因沖突升級而大幅拉升,但產業鏈上的“隱性變化”已開始顯現——部分珠寶商悄悄增加了金條儲備,對沖潛在的物流中斷風險;投資機構的黃金ETF持倉量亦出現微增,反映資金對“黑天鵝”的防御性配置需求。
供需暗線:從礦山到金店,誰在悄悄“調倉”?
黃金的價格波動,最終要回歸到“供需”的底層邏輯。
??供應端??:全球主要產金國(如南非、澳大利亞)的礦產金產量保持穩定,但回收金市場的活躍度值得關注。近期金價高位震蕩,部分持有者選擇將舊金飾、金條出售套現,回收金供應量環比微增3%-5%,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礦產金的供應壓力。
??需求端??:國內金店的“冰火兩重天”最具代表性。周大福、老鳳祥等頭部品牌的足金飾品價格維持在770-780元/克區間,但部分區域性品牌已推出“每克減30元”的促銷活動——這背后是消費分化的信號:婚慶剛需群體仍在擇機入手,而投資型消費者更傾向于等待CPI數據落地后的“確定性機會”。
短期走勢:震蕩中醞釀方向,770元是關鍵支撐?
綜合來看,本周黃金價格或延續“震蕩偏強”格局,但波動幅度可能加劇。若美國CPI數據低于預期,金價有望上探780元/克關口;若談判進展超預期,下方770元/克(滬金)或成重要支撐位。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短期追漲殺跌風險較高,不妨關注兩個“安全邊際”:一是黃金ETF的配置價值(分散組合風險),二是金店促銷期的實物黃金(適合長期持有)。畢竟,在宏觀不確定性未消的背景下,“持有黃金”或許比“預測黃金”更明智。
黃金的故事,從來不是單一因素寫就的。當CPI數據即將揭曉、談判進入深水區、地緣風暴持續發酵,這場“多空暗戰”的結局或許早已藏在市場的每一次微小波動里——而我們需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等待信號。
本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操盤指引(長江有色金屬網www.008x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