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多晶硅期貨主力2505合約低開走弱,截至10:15最新報價37630元/噸,單日暴跌2535元,跌幅達6.31%,刷新上市以來價格新低。現貨市場交投氛圍冷清,下游采購謹慎觀望,持貨商急于拋售套現,成交維持低位。此輪價格雪崩的背后,折射出供需錯配與市場預期的劇烈博弈。
價格崩塌:期貨引領現貨共振下行
主力合約2505單日跌幅超6%,技術形態呈現破位特征。此輪下跌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
1、期貨市場流動性沖擊:主力合約臨近交割月,多頭止損離場與空頭增倉打壓共振,疊加宏觀情緒偏弱,資金撤離放大波動;
2、 現貨市場恐慌蔓延:持貨商為規避庫存貶值風險,主動降價促銷,但下游接貨意愿低迷,形成"越跌越拋"的負反饋循環;
3、 成本支撐失效:此前硅料企業憑借低庫存和剛性成本維持價格,但隨著工業硅等原材料價格回落,成本支撐邏輯逐步瓦解。
需求坍塌:搶裝潮退卻后的市場真空
終端需求斷崖式下跌是本輪價格崩塌的核心矛盾:
政策驅動周期結束:前期光伏裝機熱潮受補貼政策驅動,隨著政策調整,項目儲備透支,新增裝機需求出現斷層;
產業鏈庫存傳導:硅片、電池片環節庫存高企,拉晶企業主動縮減硅料采購,當前行業平均硅料庫存可用天數仍超30天,處于歷史高位;
價格預期逆轉:市場普遍預期硅料價格將回歸2023年前8萬元/噸水平,買方"買漲不買跌"心理強化,觀望情緒濃厚。
供需博弈:過剩壓力下的市場尋底
當前多晶硅市場呈現典型供過于求特征:
1、產能持續釋放:國內多晶硅有效產能突破150萬噸/年,4月產量預計環比增長8%-10%,而需求僅維持60%-70%開工率;
2、進口補充沖擊:東南亞、歐美硅料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加劇國內競爭;
3、技術迭代壓力:N型硅料需求增長未能抵消P型料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
后市展望:價格筑底尚需時間
短期看,價格仍有探底可能:
1、技術面:主力合約跌破38000元/噸關鍵支撐位,下方35000元/噸成為心理關口;
2、 基本面:5月前行業暫無大規模減產計劃,供需錯配將持續施壓價格;
3、政策面:需關注光伏裝機指標分配、儲能配套政策等邊際變化。
中期維度,價格修復需滿足三大條件:
1、產業鏈去庫完成:硅片環節庫存降至2周以下;
2、終端裝機回暖:月度裝機持續突破25GW;
3、成本曲線重構: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行業CR5集中度提升至85%以上。
當前多晶硅市場正處于周期轉換的關鍵節點,價格尋底過程或將伴隨產業鏈的深度調整。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警惕單邊交易風險,關注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及技術升級進度;對于產業方,應加速庫存周轉,優化產能結構,迎接市場新周期的到來。
以上觀點僅供參閱,不作操盤指引。長江有色金屬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