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地區1#鈷報價區間為212000-258000元/噸,均價235000元/噸,下跌5000元;長江綜合1#鈷報價區間為216000-255000元/噸,均價235500元/噸,下跌5500元。
當前鈷市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據行業統計,3月國內鈷鹽產量達8921噸,其中氯化鈷產量環比增長13.2%,硫酸鈷占比51.8%保持主導地位。這反映出動力電池材料領域的需求韌性,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用三元前驅體企業的備貨需求支撐。但與此同時,電鈷產量卻出現近兩年首次環比下降,3月產量5400噸環比減少2.9%,主因剛果(金)暫停出口政策導致的原料供應受限。這種"鈷鹽強、電鈷弱"的格局,使得生產企業更傾向將有限原料資源投入高附加值的鈷鹽生產,進一步加劇電鈷市場的流動性收縮。
地緣政治因素正深度重塑全球鈷供應鏈。剛果(金)自2月實施的鈷出口禁令已產生實質性影響,該國占全球76%的鈷產量供應缺口短期內難以彌補。盡管政策允許礦山持續開采,但冶煉企業庫存緩沖周期普遍不超過三個月,部分依賴剛果原料的企業已啟動應急采購機制。值得關注的是,印尼作為新興鈷資源國,其鎳鈷中間品產能加速釋放,3月對華出口量同比增長37%,正逐步形成對剛果鈷的替代效應。這種供應格局的重構,使得市場對鈷價長期走勢產生分歧——既有剛果政策支撐的看多預期,也存在印尼產能釋放帶來的看空壓力。
終端需求端呈現冰火兩重天態勢。3C消費電子領域迎來傳統旺季,智能機器人及低空經濟設備制造商的大規模備貨更形成新增量。但動力電池領域卻顯露疲態,高鎳低鈷技術路線滲透率持續提升,導致車用鈷需求增速放緩。這種結構性矛盾在庫存數據中顯露無遺:鈷鹽企業原料周轉天數降至15天歷史低位,而電鈷社會庫存卻環比增加8.3%,反映出下游采購策略的顯著分化。
展望后市,鈷價波動中樞或將上移。剛果(金)政策審查期臨近,市場傳聞該國可能引入出口配額制度,這種供給端強約束與需求端結構性增長的交織,可能推動鈷價進入新的價格走廊。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機構開始加大對鈷資源企業的授信支持,某國有銀行近期針對鈷產業鏈推出專項融資方案,試圖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但風險同樣顯著:印尼中間品產能釋放節奏、固態電池技術突破進度、以及再生鈷回收體系完善程度,都將成為影響價格走勢的關鍵變量。短期來看,215000-240000元/噸或將成為新的震蕩區間,建議產業鏈企業加強套期保值操作以應對市場波動。
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