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8日,1#鈷現貨報價區間由215000-261000元/噸逐步上移至218000-262000元/噸,周均價累計上漲2000元/噸,最終持穩于240000元/噸均價。本周鈷市呈現先揚后穩態勢,地緣政治與供應鏈擾動成為主導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
周初鈷價受美國啟動關鍵礦物供應鏈安全調查影響強勢反彈,市場對戰略資源進口限制的擔憂推升看漲情緒。印尼政府同期強化鎳鈷礦出口配額管理的傳聞,疊加歐盟加速推進《關鍵原材料法案》要求成員國提高戰略資源儲備,多重政策因素刺激國際買家增加采購訂單。中國冶煉企業出口訂單增量顯著,主流廠商挺價意愿增強,推動現貨報價單日漲幅達3000元。
中期市場進入多空博弈階段,剛果(金)與印尼的供應政策調整形成對沖效應。剛果礦業部擬于5月審查出口禁令執行情況,潛在7萬噸/年供應缺口預期持續發酵。但印尼鎳鈷中間品出口量同比激增37%,3月對華出口增量有效緩解原料緊張局面。國內冶煉企業呈現兩極分化:依賴非洲礦源的企業庫存周轉天數壓縮至1.5個月以下,而轉用印尼中間品的企業面臨濕法項目投產滯后與加工成本攀升的雙重壓力,部分企業產能利用率降至70%以下。
需求端結構性調整持續影響鈷消費格局。3C領域維持剛性采購但議價能力增強,頭部電池廠要求賬期延長至90天以上并折價接貨,壓制市場溢價空間。儲能領域受美國對華電芯加征關稅影響,磷酸鐵鋰路線市占率突破82%,間接削弱鈷酸鋰需求彈性。值得關注的是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實施細則草案要求追溯動力電池鈷含量碳足跡,這可能加速高電壓中鎳技術路線替代進程,長期或改變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應用比例。
國際物流與貿易環境波動加劇市場不確定性。紅海航線物流成本波動疊加美元匯率走弱,亞洲到岸價承受雙重壓力。歐洲長單采購量雖穩步增加,但部分買家轉向再生鈷替代,高端應用領域仍依賴原生電解鈷的格局暫未改變。國內貿易商為回籠資金降價拋售的行為曾短暫加劇看空情緒,但隨著五一節前3C備貨周期臨近,下游企業逢低補庫需求對價格形成托底支撐。
后市關注焦點轉向印尼濕法項目二季度投產進度及歐盟碳關稅細則落地時間。若剛果(金)出口禁令延期或印尼項目投產不及預期,原料短缺可能繼續支撐價格韌性;反之庫存集中釋放或引發回調風險。技術面看218000-262000元/噸震蕩區間尚未突破,但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可能強化鈷的金融屬性,需警惕突發政策對價格彈性的放大效應。
本文基于市場信息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實際操作需結合實時動態審慎決策。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