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事件進展
2025 年 4 月 8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非洲事務高級顧問馬薩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訪問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推動剛果(金)東部反政府武裝 “M23 運動” 撤離礦區,并協調重啟全球第三大錫礦 —— 比西錫礦(Bisie Mine)的生產。此次行動是美國介入剛果(金)資源爭端的最新舉措,旨在緩解因沖突導致的全球錫供應鏈中斷風險。
二、停火協議與叛軍撤離
停火框架:
盧旺達、剛果(金)和卡塔爾于 3 月 18 日在多哈達成三方協議,要求 “M23 運動” 立即停止進攻并撤出北基伍省。盡管該組織最初拒絕參與談判,但在美國和歐盟的制裁壓力下,其武裝人員已從錫礦所在的瓦利卡萊鎮向東撤退至 130 公里外的 Nyabiondo 和 Masisi 地區。
4 月 5 日,剛果(金)政府與 “M23 運動” 在多哈舉行首次直接會談,雙方同意建立臨時停火監督機制,但未就長期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美國的角色:
布洛斯在訪問中強調,美國將支持剛果(金)政府恢復礦區安全,并要求盧旺達停止對 “M23 運動” 的物資援助。美國財政部已對該組織 3 名高級指揮官實施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舉旨在維護其在剛果(金)的關鍵礦產利益。比西錫礦 2024 年生產 1.73 萬噸錫,占全球供應量的 6%,其停產導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錫價在 3 月上漲 12%。
三、錫礦復產與供應鏈重構
加拿大 Alphamin 公司 4 月 9 日啟動比西錫礦分階段復產,首批人員檢修設備。該礦 3 月停產后通過鐵路維持庫存精礦運輸,計劃 2025 年產能提至 2 萬噸,填補緬甸佤邦(占全球 7% 產量)停采缺口。停火消息致錫價回落 5%,但 LME 庫存 4500 噸(三年高位)凸顯電子消費疲軟;美國推動剛果(金)出口多元化,試圖削弱中國對當地 40% 錫礦、70% 鈷礦的控制。
美特使斡旋短期緩解供應鏈危機,實質是大國長期爭奪非洲資源主導權,90 天停火期成各方妥協試金石。
本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操盤指引(長江有色金屬網www.008xhy.com)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