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 + 成員國敲定 5 月按原計劃增產,且后續每月兩次靈活調整產量,5 月 5 日還將專門商議 6 月產量。在全球經濟因美國 “對等關稅” 政策陷入衰退陰霾,原油需求預期被大幅下調的當下,這一增產決策在能源市場激起千層浪。
4 月 4 日,國際油價大幅下挫,紐約商品交易所 5 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跌幅達 7.41%,6 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為 6.50%,足見市場對增產沖擊供需平衡的擔憂。從短期看,增產使本就因經濟下行而需求疲弱的原油市場供應進一步過剩,加劇油價下行壓力。不過,若后續全球經濟未如預期般衰退,需求逐步回暖,疊加歐佩克 + 靈活把控增產節奏,油價或在探底后企穩。只是,長期低油價對嚴重依賴石油出口支撐財政的歐佩克 + 成員國而言,經濟結構調整壓力大增,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層面連鎖反應。
將視角轉向國內,4 月 2 日 24 時,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剛歷經年內第三次上調,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 230 元和 220 元。折合成升價,每升 92 號汽油、95 號汽油和 0 號柴油分別上調 0.18 元、0.19 元及 0.19 元。這主要源于此前計價周期內,原油品種變化率全程處于正向區間,國際油價震蕩上行。當時市場聚焦 OPEC + 減產補償方案落地,供給端收緊預期推動油價走強,且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制裁引發供應擔憂,蓋過了對貿易關稅拖累需求的顧慮。
然而,隨著歐佩克 + 增產消息落地,加之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及原油需求前景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國內油價后續走勢充滿變數。截至 4 月 6 日,本周期油價計價統計剛開始 1 天,受國際油價暴跌影響,市場預測 4 月 7 日周期油價將由漲轉跌,跌幅或直接突破下調線。若國際油價穩定在 60 - 65 美元 / 桶區間,機構預計 4 月 17 日國內油價或迎來 200 - 300 元 / 噸的下調。
總體而言,國內油價走勢緊密關聯國際原油市場波動,又受自身供需結構、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在當前復雜形勢下,美國關稅政策走向、歐佩克 + 實際增產幅度、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及地緣政治局勢,都是左右國內油價未來走勢的關鍵變量,需市場參與者持續密切關注。
本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操盤指引(長江有色金屬網www.008xhy.com)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