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四川省首個高原光伏構網型儲能電站——阿壩州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成功實現首批5.28萬千瓦并網發電。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四川省在清潔能源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為偏遠地區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阿壩州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位于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平均建設海拔達到3600米。該項目共將建設76個“牧業、光伏互補型”太陽能發電陣列,總裝機規模達到25萬千瓦。這一規模龐大的光伏電站不僅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光能資源,還為當地牧民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
作為四川省首個高原光伏構網型儲能電站,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采用了先進的“構網型儲能”技術。該技術將儲能電池與光伏發電裝置緊密連接,形成了一個具有自動充放電功能的小型電網。這一創新設計不僅能有效調節清潔能源發電項目的波動性,還能顯著增強偏遠地區電網的穩定運行能力,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充分考慮了與當地牧業的結合。光伏支架的設計最低點距離地面達2米,既保障了光伏板的高效發電,又為牧民放牧留出了充足的空間。這種“板上發電、板下養殖”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還促進了當地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還配套建設了50兆瓦/100兆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該系統在2小時內可充電或放電10萬千瓦時,為電站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項目全容量投產后,年發電量預計將達4.5億千瓦時,可滿足21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同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4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2000萬棵,為四川省的節能減排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