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上海市新型儲能示范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標志著上海市在新型儲能領域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該工作方案旨在通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集聚和高質量創新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進一步促進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綠色轉型。
新型儲能技術被認為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保障能源電力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要基礎裝備和關鍵支撐技術。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推進,新型儲能的市場應用規模在穩步擴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上海市憑借其在新能源和儲能領域的領先企業以及高新企業專業研發設計優勢,積極搶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根據工作方案,上海市將分階段實現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6年,上海市將建立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產業鏈,打造2個新型儲能產業園,并培育10家以上具有產業帶動效應的優質企業。力爭應用規模達到80萬千瓦以上,儲能削峰初見成效,帶動產業規模接近千億級。而到2030年,上海市將引育結合,形成千億級規模的領軍企業,力爭應用規模超過200萬千瓦,實現尖峰負荷全削減,帶動產業規模再翻番。
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市將從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首先,加強新型儲能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新型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新型產業體系、新型交通體系、重點區域發展的多方協同。其次,建設多元開放的示范應用場景,包括科學布局獨立儲能電站、加快創建車網互動(V2G)示范應用城市、靈活發展用戶側新型儲能、適度超前布局氫基能源以及推進特色示范場景建設等。
在技術創新方面,上海市將打造引領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高地,支持全過程安全技術開發,加強新型儲能高效集成技術開發,探索新型儲能調節能力技術,并布局前瞻性儲能關鍵技術。同時,上海市還將布局均衡協調的產業發展格局,提升電池儲能產品開發和制造能力,推動多種儲能裝備和材料規模化發展,并加快發展新型儲能技術服務產業。
此外,上海市還計劃通過多項措施細化儲能項目管理流程,創新多種收益方式,提高項目方投資積極性。例如,給予獨立儲能電站以及能源聚合商相應市場主體地位,使其參與到電力市場交易,并明確獨立儲能電站及相關聚合商的交易組織方式,在計量與結算時充分考慮各種補償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在新型儲能領域的發展不僅著眼于技術創新和產業集聚,還注重應用場景的拓展和示范項目的落地。例如,在智慧園區中,儲能系統可以收集太陽能、風能等多余的電力,并在主要用電時間供應到電網,穩定電網并提供備用電力。在商業綜合體中,通過安裝分布式新能源電站和儲能設備,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并在停車場等地設置充電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
此外,上海市還將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在軌道交通、5G基站、家庭儲能、海島微電網以及應急儲能電源等領域的應用。這些應用場景的拓展將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并為上海市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總體來看,上海市發布的新型儲能發展藍圖不僅明確了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還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行動計劃。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實施,上海市的新型儲能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
本報道中的信息均來源于《上海市新型儲能示范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及相關公開資料,旨在提供行業熱點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謹慎判斷,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