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長江地區1#鎂報價區間為17300-18300元/噸,均價17800元/噸,較前一日報價下跌300元;長江綜合1#鎂報價區間為17600-18100元/噸,均價17850元/噸,同步下跌300元。
近期鎂市弱勢運行的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未能形成實質性支撐。盡管部分貿易商為緩解庫存壓力低價拋貨,但下游采購仍以剛需補庫為主,市場交投活躍度偏低。
需求端的乏力在產業鏈各環節均有體現:傳統應用領域如鋁加工、海綿鈦等維持剛性采購,但議價博弈力度增強;新興應用領域中,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訂單雖處于漸進式釋放周期,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低空經濟領域(無人機、eVTOL)的應用驗證仍需時間,短期內難以拉動批量需求。此外,貿易商前期囤積的低價庫存持續流入市場,壓制了現貨成交價格,部分區域價差拉大至500元/噸以上,市場呈現“低價拋貨”與“挺價惜售”并存的混亂局面。
盡管需求疲軟主導市場情緒,但供應端仍表現出一定的韌性。目前鎂冶煉企業普遍面臨蘭炭成本倒掛壓力,神木地區6000大卡塊煤到廠價穩定在620元/噸,疊加沫煤價格低位運行,蘭炭生產環節已出現深度虧損,成本壓力正逐步向鎂冶煉環節傳導。受此影響,寧夏、陜西等地部分冶煉企業雖進入檢修周期,但復產動能不足,行業整體開工率預計將降至40%基準線,短期內產能釋放空間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工廠庫存壓力尚未完全顯現,主流廠家仍以穩價為主,僅個別企業為消化庫存小幅讓價。市場對后續政策調整(如環保督查、出口配額)的預期,使得部分貿易商選擇暫不報價,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當前市場呈現“弱現實、強預期”的雙重特征。從短期看,需求端缺乏增量支撐,社會庫存消化速度緩慢,疊加貿易商低價拋貨行為,鎂價或延續弱勢震蕩格局。部分市場參與者預計,若需求持續低迷,價格可能下探至16500元/噸支撐位。
中長期來看,產業結構性調整的積極因素正在積累。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趨勢下,單車用鎂量從7.3kg向25kg目標躍進,疊加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驗證突破,2025年末鎂合金在相關領域的滲透率有望提升至18%-20%。此外,成本端剛性支撐邏輯未改,煤炭、蘭炭價格聯動上行趨勢或為鎂價提供底部支撐。
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