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長江有色金屬網顯示,長江綜合,鈷酸鋰4.2V現貨報價238500-242500元/噸,均價為240500元/噸,下跌1500元;鈷酸鋰4.5V現貨報價223500-227500元/噸,均價為225500元/噸,下跌1500元。
電池級四氧化三鈷現貨報價206500-216000,元/噸,均價為211250元/噸,持平。
鈷酸鋰價格回落,主因剛果(金)與印尼的鈷原料供應博弈進入關鍵窗口期。剛果(金)礦業部擬于5月審查鈷出口禁令執行情況,市場擔憂非洲主產區物流受阻風險。印尼作為新興鈷資源國,3月對華鎳鈷中間品出口量同比激增37%,但濕法冶煉項目投產進度滯后,實際有效供應增量有限。國內冶煉企業原料采購策略顯著分化:依賴非洲礦源的企業庫存周轉天數壓縮至1.5個月以下,而轉向印尼中間品的企業面臨加工成本攀升壓力,部分企業被迫降低產能利用率。
需求端呈現結構性矛盾。3C消費電子領域維持剛性采購,但頭部電池廠要求延長賬期至90天以上,并折價3%-5%接貨,壓制市場溢價空間。
儲能領域受美國對華電芯加征關稅政策壓制,磷酸鐵鋰路線市占率突破82%,間接削弱鈷酸鋰需求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實施細則草案曝光,要求2026年起對動力電池鈷含量實施碳足跡追溯,可能加速高電壓中鎳技術路線替代。
四氧化三鈷價格企穩背后暗藏博弈。盡管國內3月產量環比增長14%,但下游三元前驅體企業開工率僅65%-70%,庫存積壓導致采購壓價意愿強烈。
冶煉廠原料成本仍處于21-21.65萬元/噸高位區間,但貿易商為回籠資金降價拋售,加劇市場看空情緒。部分企業通過長協訂單鎖定四季度貨源,現貨市場流通量持續低位。
鈷酸鋰價格短期或維持22.5-24.5萬元/噸區間震蕩。五一節前3C備貨需求可能提供階段性支撐,但印尼濕法項目二季度投產進度及歐盟碳關稅細則落地,將成為打破平衡的關鍵變量。
四氧化三鈷若跌破21萬元/噸心理關口,可能觸發頭部冶煉廠聯合減產保價。中長期看,動力電池高鎳化與再生鈷提取技術突破,或將重塑鈷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
本文基于市場信息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實際操作需結合實時動態審慎決策。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