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訊:
2月10日日盤,上期所基本金屬大多上漲。滬銅漲0.83%至77370元/噸,滬鋁漲0.27%至20550元/噸,滬鋅跌0.04%報23805元/噸,滬鉛漲0.41%至17160元/噸,滬鎳漲0.44%至127680元/噸,滬錫漲0.34%至259000元/噸,不銹鋼跌0.48%至13340元/噸。
【長江有色:庫存累積與宏觀因素交織,銅價上行驅動力待觀察】
目前國內主流的銅庫存正處于其季節性累積的階段,且當前的累積幅度達到了自2019年以來的次高水平。這意味著市場上的銅供應量相對充裕。從下游需求端來看,大部分下游加工企業通常會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后陸續復工復產。因此,在春節假期結束后的首周,市場需求主要以剛需采購為主,尚未出現明顯的增長態勢。此外,由于前期銅價維持在高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的備貨意愿,導致短期內需求難以有顯著的提升。
從具體行業的需求情況來看,電力行業和家電行業對銅的需求展現出較強的韌性。然而,在傳統領域,如房地產行業,其復工進展相對緩慢,因此對銅消費的拉動作用有限。在原材料方面,近期銅精礦的零單交易價格(TC/RC)已經接近個位數的中低位水平,這表明原材料供應端也面臨一定的壓力。市場上甚至有傳聞稱,數家冶煉廠計劃在3月份進行檢修。在冶煉端虧損的情況下,精銅的產量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預計在未來幾年,尤其是2025年,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冶煉廠減產和檢修計劃。同時,海外方面,嘉能可旗下的菲律賓冶煉廠已經暫停生產,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銅市場的供應緊張態勢。
從宏觀層面來看,本周宏觀情緒整體偏暖,風險資產普遍上漲。在國內,政府推出的“兩新”政策進一步加碼,為市場提供了政策支撐。然而,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的進展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對銅價產生了多重影響。一方面,美國潛在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推高美國乃至全球的通脹水平,從而間接支撐銅價上漲。本周,紐倫價差(即倫敦金屬交易所與紐約商品交易所銅價的差價)受此消息影響,已經收于600美元上方。但另一方面,如果貿易壁壘進一步擴大,將抑制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而對銅價形成下行壓力。因此,當前銅價走勢呈現出多空博弈的態勢。
綜合來看,本周銅價的上行主要是由宏觀因素主導,同時原材料緊張的邏輯也起到了助推作用。然而,在未來幾周,市場平衡預期持續偏弱,銅價繼續上行的驅動力與去年二季度相比明顯不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