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鷹潭全市銅產業發展態勢強勁:規模以上銅工業企業18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營業收入3207.31億元,同比增長39.6%;利潤總額104.01億元,同比增長52.5%;完成電解銅產量123.06萬噸,銅材產量227.34萬噸,分別占全國的11.74%、10.71%……
近年來,鷹潭市通過完善三項機制、開展三項創新、拓展三項服務,著力引導金融系統全面增強對銅產業支持力度,實現了金融業與銅產業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好發展態勢,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2021年末,鷹潭市制造業貸款余額104.84億元,同比增長31.06%,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其中,銅產業貸款余額(不含江銅)86.98億元,增長35.98%,金融的有力支持為我市2021年實現GDP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四五”時期是鷹潭市銅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期。鷹潭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王亞青在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布會鷹潭專場發布會上提出,鷹潭市繼續圍繞打造“世界銅都”總體戰略,突出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兩大重點,緊扣卓越銅都、智慧銅都、綠色銅都三大主線,堅定銅基新材料、精深加工、循環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四大方向,抓住創新、綠色、數字化、雙循環、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五大關鍵,建設全球銅產業數據中心、世界銅都創新中心、全球銅產業檢測中心、銅產業智能工廠示范中心、全國銅進口原料集散中心、金融創新中心六大中心,實施產業鏈再完善、銅產業再精深、創新能力再提升、先進制造再推進、生產再清潔安全、生產性服務業和輔鏈產業再培育、銅產業發展要素再優化、銅文化和開放合作再加強八大工程,加快建設全省萬億有色產業集群核心區、國家級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將鷹潭打造成為產業體系健全、鏈條完備、在全球有位置、有影響的“世界銅都”。
據悉,“十三五”期間,鷹潭市銅產業在產業規模、品種質量、結構調整、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回收和循環利用、兩化融合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三五”期間銅產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稅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2.75%、8.65%、10.01%和12.58%。2020年規模以上銅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296.44億元,占江西省銅產業的79.96%;陰極銅、銅加工材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2.5%和13.5%。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國,快于全省規模工業平均水平,在全市工業中的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顯現。
產品種類不斷豐富。超細銅線、鍍銀銅線、高熱級漆包線、漆包扁線等特種銅線產品實現產業化;6μm電解銅箔、氧化銅粉、合金銅粉、微晶銅球、銅鋁復合板帶相繼開發;熱管、VC熱板、換向器、銅鋼復合軸承、線束線纜等精深加工產品不斷涌現;率先實現了φ0.016mm超細銅合金線的全流程國產化;在全國率先研發和成功應用銅母線連續高效覆錫裝備等。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全市銅行業新增省級研發平臺21個,獲批江西省銅領域首家技術創新中心。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南昌大學產教融合鷹潭研究院相繼落戶。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銅產業創新券。獲得省部級科技獎項8項、授權發明專利160項、開發重點新產品72項、制訂行業和國家標準32項。2020年全市省級以上銅產業研發平臺和載體達到48個。
智能制造初顯成效。大力實施“銅產業+物聯網”行動,一體化推進銅產業大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建設。全市共建成智能車間63個,應用智能化設備1800余臺,鑫鉑瑞“5G+工業互聯網智慧工廠”處于國內銅箔行業領先水平。
添加小編企業微信,帶您去鷹潭銅產業園區考察調研!

【免責聲明】:凡注明文章來源為“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為長江有色金屬網原創,版權歸本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長江有色金屬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盡可能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標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本網站所發布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