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消息,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在多重利好刺激下飆升至歷史性高點,盤中最高觸及3006.70美元/盎司,最終收于2998.50美元/盎司,漲幅達2.3%。這一突破不僅標志著黃金自2023年3月以來首次站上3000美元整數關,更反映出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與全球風險資產動蕩的深度博弈。
美國勞工部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8%,低于預期的4.1%,且連續第12個月回落。這一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啟動激進寬松的押注——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交易員預計6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躍升至78%,全年累計降息幅度預期擴大至70個基點。歷史數據顯示,黃金在美聯儲降息周期啟動前的3-6個月往往表現強勢,此次金價提前沖高正是對政策轉向的“搶跑”。
除了貨幣政策預期,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成為金價上漲的另一支柱。荷蘭國際集團(ING)報告指出,美國商務部當日公布的2月進口額環比下降1.2%,零售銷售數據疲軟導致市場預期2025年美國GDP增速或降至1.8%(原預期2.2%)。與此同時,全球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預期已導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科技板塊估值下跌15%,而地緣沖突陰云下,VIX恐慌指數維持在30以上的高位。這種“增長放緩+通脹反復”的滯脹組合,令黃金作為對沖工具的吸引力急劇上升。
從持倉數據看,黃金的上漲動能并非短期投機驅動。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報告,非商業頭寸中的凈多頭持倉占比攀升至32%,較年初提升18個百分點,而持倉總量則創2019年以來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購金行為持續升溫——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量達684噸,中國、土耳其等國連續增持,進一步削弱了美元信用體系對金價的壓制效應。
在此輪行情中,黃金與風險資產的“蹺蹺板”效應尤為顯著。標普500指數同期下跌2.1%,而白銀雖跟隨金價上漲1.8%至33.50美元/盎司,但其漲幅遠低于黃金,金銀比擴大至95.4倍,接近疫情初期水平。這表明,當前資金流入黃金更傾向于純粹的避險目的,而非投機性套利。此外,比特幣與黃金的30日相關性從0.65驟降至0.12,加密貨幣作為“數字黃金”的替代效應短期失效。
黃金價格上漲正重塑相關行業格局。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持倉量突破1000噸,資產管理規模達720億美元,其管理費收入同比激增40%。而礦業股則迎來結構性機會——紐蒙特礦業股價年內漲幅超50%,其現金流股息率高達6.2%,成為資金避風港。另一方面,珠寶零售端卻面臨壓力,周大福等品牌因金價高企導致訂金量同比下降18%,消費者轉向線上渠道購買低價金飾。
盡管金價已處于歷史高位,但分析認為其上行空間仍存。高盛大宗商品團隊預測,若美國失業率突破5%且通脹回落至2.4%以下,美聯儲或于三季度啟動50個基點的“鷹派式降息”,此舉將推動金價年內挑戰3200美元/盎司。然而,風險亦不容忽視:若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可能導致金價回調;此外,若全球央行加速拋售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轉投黃金,可能引發美元指數暴跌與金價暴漲的極端行情。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